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54章 長江決戰


                 孫策聽了徐琨、程普的勸,決定跟諸葛瑾、關羽水戰決一死戰。

  這一決策的做出,是在建安五年的四月底。

  數日之後,隨著江東軍的集結調動、種種異常都落在江北岸的諸葛瑾、關羽眼中。到了五月初,諸葛瑾已經能確信孫策中計、被自己勾引上鉤了。

  不過,諸葛瑾卻沒急於立刻打這場決戰,他依然保持原有的狀態,一邊斥候戰互相騷擾,一邊讓王朗那邊帶領水軍的陸議、張多牽制孫策後方沿海。

  又疲敵拖了大約十天,拖到了五月中旬。

  這一舉動,讓關羽和陳登也有些不解。

  這天已是五月十三日,廣陵縣的駐軍先後收到了兩條從壽春、下邳送來的前方軍情,內容卻是一模一樣的:

  曹操於延津、白馬兩場小規模戰役,全都敗績了,但是在敗退的過程中,也設計於亂軍中擊殺了文丑,給追擊的袁軍造成了相當的損失。

  目前曹軍已經退到官渡,重新穩固防線,跟進逼的袁軍再次轉入相持。

  對於這個消息,諸葛瑾當然沒覺得絲毫意外。他還認為袁紹打得慢了,正式交火都兩個多月了,才全面突破黃河防線抵達官渡。

  但對關羽、陳登而言,聽說袁紹打到官渡,著實給了他們相當的震驚,覺得這是“曹操即將支撐不住”的信號,因此非常急於儘快削弱孫策。

  關羽聞訊後,當天就與陳登一起聯袂找到諸葛瑾,商議道:“曹操敗退至官渡,距許都不過一郡之地了,最多隻剩二百里,袁紹不會一股擊滅曹操吧?

  若是袁紹滅曹挾天子,整個北方怕是傳檄而定,若是到時候我們還未擊滅孫策,袁紹和大哥的盟友關係,會不會因此翻臉呢?還是說袁紹會逼迫大哥臣服?我們還是儘快跟孫策決戰吧!”

  諸葛瑾輕搖摺扇,示意他們稍安勿躁:“放心吧,曹操的韌性非等閒可比,此番雖然敗退至官渡,但也未必沒有保存實力、縮短糧道的考慮,兩軍應該還能相持很久。

  我雖然尋求誘敵、與孫策水戰,但我軍眼下的兵力終究不足。孫策若是孤注一擲,再集結起三四萬水軍都是正常的,我軍從江南抽調來的水軍不過八千餘人,徐州這邊南下可用的也就五六千人,加起來最多一萬三四,只有敵軍人數的三分之一。

  兵兇戰危,若不能尋求一個對我軍絕對有利的戰場環境、天時地利,如何能保證必勝?”

  關羽、陳登聞言,也稍稍思考了一下。陳登久在廣陵,對周邊地理還算熟悉,心中稍稍有了點朦朧的想法,但又不敢確認,便試探著問:

  “不知子瑜打算在何處與孫策決戰?莫非戰場還不在廣陵和丹徒之間?”

  諸葛瑾讓人取來一張地圖,指著攤牌:“看來元龍也看出些端倪了,沒錯,我打算在更下游一些的位置決戰,比如,海陵縣附近的江面。

  決戰之前,我軍先以快船趁夜出發,向下遊突防,擺出要迂迴到吳縣等地、沿岸抄掠的姿態。再以舊式鬥艦斷後,徐徐而進——要是我們全用新式龍骨戰船的話,航速太快,孫策不一定追得上。

  夾雜一些老式鬥艦,故意拖慢航速,才能勾引孫策追上來。順江而下船速是很快的,只要有一兩個時辰的時間差,就足夠拖到海陵以東江面了。

  那裡已經靠近大海,受潮汐的影響也更廣泛,我如今等的就是一個大潮日。我打算在五月十八,也就是每個月海潮最大的日子出擊。漲潮前往東順流而下,待潮水上漲,便掉頭殺回。如此無論往返,我們皆可得上游順水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