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65章 劉表怎麼可能比我快!


                 建安五年,四月十六,長沙郡巴丘縣以北的長江江面上。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足足七百多艘艨艟級以上的戰船,運載著數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洞庭湖口。

  最大的一艘新式戰艦上,甘寧的“撫軍中郎將”錦旗在桅頂獵獵飄蕩。

  張羨是四月初六起的兵,四月初十才走水路出洞庭湖、離開長沙郡地界。十一日被武昌縣的劉備探知,並且立刻起兵攔截。

  從武昌到長沙郡的巴丘(岳陽),是需要走長江逆流而上的,行軍速度比較慢。

  全程直線距離是三百五十里,但長江在這一段航道比較蜿蜒曲折,所以水路行程要接近五百里了。

  中間要途徑地勢險要的赤壁,兩岸百餘里都沒有城池。這地方也是後世的湘鄂交界山區,人煙稀少。兩岸山勢崎嶇,沒有道路,只能走水路。

  通過赤壁這段江面後,再往南還要經過兩座小縣城蒲圻、州陵,才能抵達巴丘。

  劉備軍也是花了整整五天,才趕完這麼遠的路,已經算很突然了。

  甘寧本人拿著東海郡水晶打磨的低倍望遠鏡,觀察了一下前方煙波浩渺的湖面,跟同船的張飛交代道:

  “張將軍一路保重,我護送你到洞庭西岸的澧水河口,後續就要靠你自己沿澧水輕裝疾進,因糧於敵了。我得先送趙將軍取巴丘,再攔截張羨北伐軍的水路歸途。至少十五天後,才有後續糧船給你運糧。”

  甘寧至今還是比張飛趙雲稍低一級,只是中郎將,對偏、裨將軍也不敢稱字,只稱職務,略顯有些拘束。

  張飛摩拳擦掌,並不介意:“大哥早就關照過了,我一路過去隨便迫降幾個武陵小縣,還怕沒有軍糧?我軍來得如此之快,金旋匹夫豈能處處提防!”

  甘寧也就跟張飛客氣客氣,見張飛並不介意,他也就順利把張飛護送到澧水河口,確認不會再遇到荊南叛軍的水軍攔截,就分道揚鑣了。

  從洞庭湖再往上游,走長江的話航道會非常曲折,水勢也相對湍急,而且沿途會驚擾江北的劉表軍,大約要走四百多里路才能到孱陵,又得航行五六天。

  而如果走澧水,航道幾乎是筆直向西的,水流也平緩些,只要二百里水路,然後再往北離開河道走幾十裡陸路,也能到孱陵,能比走長江節約兩三天時間。

  張飛這一路最重要的是趕時間,所以寧可最後走一天陸路。

  ……

  甘寧跟張飛分開後,繼續折回洞庭湖東岸,找了一處港口錨地,把趙雲的部隊卸載登陸,隨後趙雲就分兵直撲巴丘,先把這個控扼洞庭、雲夢要衝的湖口縣城給圍了。

  甘寧的艦隊駛入洞庭湖時,巴丘的長沙守軍瞭望哨就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但毫無辦法。

  守軍只能是眼睜睜看著趙雲登陸、圍困,根本不敢出城迎擊攔截。更不敢玩什麼“半渡而擊”、趁趙雲登陸時把他推下湖。

  趙雲就這麼一帆風順地把巴丘團團圍住,然後讓人準備攻城、組裝葛公車和其他攻城器械,一邊大展旌旗、親自出陣威懾,派罵陣手傳話勸降。

  趙雲原本以為,巴丘能夠和平解決。畢竟張羨手下也沒什麼以堅毅聞名的名將、猛將,不可能處處都有心腹死守。

  如果是長沙郡治臨湘縣這種心腹之地,死守到底的可能性或許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