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67章 正方兄,識時務者為俊傑


                 徐庶好說歹說、終於讓張飛給了他一個機會。

  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就親自冒險來到孱陵城下,對著城頭喊話,讓李嚴放他進城。

  “正方兄!故人來訪,何不放我入城一敘!我乃水鏡先生弟子、潁川徐庶,此番正為兄之前程而來!”

  城頭守軍聽後,立刻去通報。李嚴此刻也心中焦急,天人交戰,怕真惹了張飛,對方又鬧出事來,自己提防不住。

  聽說徐庶來訪,他便連忙吩咐:“且令士卒從城樓上墜下吊籃,把徐庶吊上來——切記暫不可開城門,黑夜之中謹防有詐。”

  “諾!”守門官立刻應諾,這就去執行。

  不一會兒,徐庶便上了城樓,撣了撣自己在吊籃裡蹭到的灰土,左右顧盼找到李嚴,施施然上前行禮:

  “正方兄,你我也算有過數面之緣,今日在此重逢,實在令人感慨。兄正道直行,不願阿附曹賊黨羽,弟佩服之至!”

  李嚴是小吏出身,沒有經過任何察舉,在漢朝不算仕途正道。

  不過他出道很早,才二十五歲,就已經有七八年做事經驗了,從最基層的書辦雜吏做到縣令。

  這樣的人,往往有類似於後世“成教/專升本”之類的執念,已經做了官之後,還想回去補一補履歷短板,拜訪名士求教些問題,鍍鍍金。

  兩年前,李嚴有一次去拜訪司馬徽,就機緣巧合認識了徐庶,後來在龐德公那兒又偶遇過。

  此刻徐庶拿當初的交情來說事,李嚴也抹不開面子,便把對方引入城樓內詳談。

  兩人分賓主坐定,徐庶便開門見山勸降:

  “正方兄,你在危難之際,能秉持漢臣之節,不與曹賊黨羽為伍,足見忠義。十日之前,車騎將軍驚聞張羨響應曹賊,為害荊南,便星夜急遣偏將軍趙雲、裨將軍張飛、撫軍中郎將甘寧三路南下平叛。

  幸得張將軍日夜兼程,直插武陵,才趕在金旋破城之前抵達孱陵,救下孱陵軍民。兄既有心同扶漢室,何不與張將軍聯手,共除國賊?將來平叛功成,張將軍為兄引見,車騎將軍必然重用,前途不可限量吶。”

  李嚴一開始也是不敢確認張飛身份,怕黑夜之中另外有詐,聽徐庶如此勸說,便把自己最初的顧慮解釋了一下。

  “……我也並非抗拒張將軍,實在是關乎滿城軍民命運,黑夜之間看不分明,不能輕舉妄動。”

  徐庶聽他口氣鬆動,連忙打蛇隨棍上:“哦?這麼說來,天明之後,兄便願意開城迎接了?兄乃義士,切勿失信吶。”

  李嚴聽了,簡直一陣無語,心說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了?

  李嚴義正辭嚴道:“此等大事,豈可兒戲?我之官職,雖是金旋任命,但也多賴景升公斡旋。如今金旋附逆,我自當為景升公藩屏,阻擋江南之賊,豈可隨意另投他人?豈不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

  徐庶搖了搖頭,語氣誠懇分說:“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景升公雖也是道德君子,頗能容人,但終究容人而不能用人。

  更因其單騎入州,在一開始便妥協忍讓,種下了禍根,導致荊州事權多為蔡、蒯兩族竊取。如今蔡、蒯掌權已近十年,積重難返。

  兄雖感景升公知遇之恩,仗義圖報。但你一番赤忱,也只是維護了蔡瑁、蒯良的利益,有幾分能報答到景升公身上?更兼近日風聞蔡氏又借姻親之故,另進讒言,欲以蔡瑁之女許配景升公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