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69章 邢道榮:甘寧敢攔路,我就一個滑鏟!


                 徐庶和李嚴幫張飛把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安排得明明白白,張飛只要照著執行就是了。

  這種不用過腦子只管帶兵廝殺的感覺,實在是太對張飛的胃口了。

  此後兩天,南北兩條線的行動,完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並行推進著。

  北線由張飛本人領騎兵三千,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預計將於四月二十三日趕到夷道縣。

  李嚴也不顧自己馬術不是很精湛,把自己綁在馬背上,勉勉強強跟著部隊奔馳,以免從馬背上掉下來。

  他肩負說服董和的任務,是必須隨軍行動的,絕對不能掉隊。

  說來也是天助劉備陣營,張飛在趕往夷道縣的路上,就遇到了一股邢道榮派出的偵查斥候。

  應該是邢道榮知道劉備派兵來平叛張羨後、緊急退兵途中,撒在南岸負責搜索掩護大軍側翼的——大軍退兵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走水路退兵的時候,可不是埋頭順流長江開船就行的。

  要確保大軍行軍道路的安全,必須往長江南北兩岸都派出騎兵斥候搜索,確保附近沒有敵軍,尤其是長江邊那些分叉支流小河裡,沒有敵軍的船隊埋伏。

  張飛撞見的斥候,顯然也是這種屬性。

  當時張飛就很興奮,一馬當先帶著親衛騎兵漫山遍野衝殺過去。

  對方只是偵查部隊,總共不過百餘騎,面對張飛當然是一觸即潰,被殺了數十騎,俘虜了數十騎。

  另有十餘騎沿江逃竄,尋江灘泥濘處和岸邊叢林茂密處躲避,張飛也不可能一一搜殺乾淨。

  但這已經無所謂了,留幾個逃回去給邢道榮報信,剛好能提醒邢道榮“別指望走夷道縣退兵,這條路已經被平叛大軍堵住了”。

  剛才真要是把這些斥候抓乾淨了,張飛就得頭疼怎麼演一演故意放幾個回去報信了,現在這樣剛剛好。

  而且斥候潰兵奔逃時,也不可能都往一個方向跑,更不會個個都忠義到捨生忘死也得回去給主帥報信的程度。

  張飛是從東南往西北方向、逆長江而上行軍,被擊潰的敵軍斥候逃兵,多半是朝著西北逃去,這些人正好能被張飛驅趕著前往夷道縣。

  就算人數太少,不可能攻打夷道縣,但只要他們出現在夷道縣的鄉野之間,驚擾到了當地百姓,必然會引起城外鄉民奪路回城,讓董和感受到叛軍的威脅。

  如此一來,張飛隨後抵達夷道縣時,勸降董和也就更容易了——要是沒有張羨叛軍攪局,董和還可以說自己並未受到威脅,不需要別人協防,他是忠於劉表的。

  但現在叛軍已經來了,說明很有可能邢道榮的主力將來都會走夷道撤退,董和想靠自己的力量忠於劉表、擋住邢道榮,已經做不到了,只會白給被碾壓。

  這時候正好半推半就投了張飛,說起來也是無奈之舉。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歷史上夷陵之戰後的黃權投魏。人家黃權也有理由說的:我又不是自己想投魏,還不是吳狗斷了我歸漢的路,我歸不了漢只能投魏了。

  董和也即將被邢道榮掐斷他歸劉表的路,只不過這次他自己是在長江南岸的夷道而非北岸的夷陵、他要效忠的對象才在北岸的夷陵,跟歷史上後來黃權遇到的情況剛好對調了一下位置。

  董和自己又打不過,而且劉備和劉表好歹還是盟軍呢,都是為了抗敵,不寒磣。

  ……

  反派配合得太好了,張飛的勸降也就很順利,第二天,他準點抵達夷道時,果然一切都如預期,配合得絲絲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