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73章 給張羨的最後一擊


                 幾乎兵不血刃攻下巴丘,徹底把洞庭湖口牢牢握在劉備軍手中後,劉表對荊南地區的干涉,基本上就被阻斷了。

  因為跟隨張羨叛變的長江南岸沿岸地區,已經全部落入了劉備之手。

  有了這條隔離帶後,劉表從宛城再把主力部隊八百里迢迢南調回江陵,也無從下手擴大戰果了,只能是穩住自己的後方。

  以劉表的膽色,他此番想要拿回宛城,已經是把曹操徹底得罪了,他可不敢再冒險跟劉備開戰。

  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是先通過使節交涉途徑解決,看看能不能從談判桌上拿回來一些好處。

  而這些文戲往還,稍微拖上兩三個月都是正常的,自有後方的諸葛亮去操心、穩住,不需要前線將領花精力。

  趙雲是在五月初九這天凌晨,伏擊殲滅了桓階的部隊,然後五月初十拿下巴丘城,又花了兩三天恢復城內秩序,然後趕緊繼續進兵威迫羅縣。

  巴丘之戰唯一的遺憾,是沒抓到或者殺死桓階——趙雲一開始設的那個誘敵突圍、然後在東城門外路上伏兵掩殺的計劃,倒也有試圖截殺桓階,這一點趙雲是想到了的。

  只可惜世事難料,到了戰場上具體執行的時候,兵荒馬亂夜色黑暗,總有各種疏漏。

  而且趙雲也沒料到桓階居然如此不要臉,戰後拷問被俘的敵軍軍官時,有好幾個長沙軍軍官都招供說:桓階出城之前就換了普通小兵的服色,也沒有攜帶任何證明身份的印綬等物。

  趙雲對於桓階的逃命意志還是稍稍低估了,這廝還挺難殺。

  不過趙雲也很清楚自己該怎麼彌補——只要儘快拿下羅縣,進逼湘陰,讓桓階沒法組織起第二道防線,拖慢己方的進軍節奏,那就可以把桓階逃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羅縣大致位於如今的湘陰縣和汨羅縣之間,在漢末時是湘江注入洞庭湖的河口位置。也是古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投湘江的地方。

  趙雲幾乎是一邊分兵安定後方巴丘的秩序,一邊就派出先頭部隊南下包圍羅縣,確保逃散的桓階回不到羅縣城內,無法鼓舞起士氣組織起人心。

  然後等後方徹底穩固,把主力部隊徐徐調來準備攻城。

  甘寧的水軍也沿著洞庭湖沿岸剽掠收編各縣,掐斷注入洞庭湖的各條水系之間的航道聯絡,以為威懾。

  雙管齊下之下,羅縣縣令最終沒膽子頑抗到底,在趙雲攻城主力抵達後兩天、五月十七這天就開城投降了。

  趙雲在羅縣稍作休整,繼續南下臨湘,終於進逼了張羨本人駐紮的老巢。也不知道桓階在趙雲突破羅縣的這段時間裡,有沒有迂迴繞路回到臨湘、跟張羨會合,不過這已經不影響大局了。

  趙雲拿下羅縣的同時,甘寧部沿著洞庭湖一週掃蕩,拿下了益陽。

  最後西北邊的張飛那路人馬,也從孱陵回作唐,繼續南下收復了零陽、漢壽二縣,最終逼近了武陵郡治所臨沅縣。

  張飛在零陽、漢壽也幾乎沒有爆發戰事,都是傳檄而定,因為武陵太守金旋的野戰部隊主力,之前已經被張飛在孱陵之戰中殲滅大半了,金旋根本抽不出機動兵力防守,只能是靠各縣的守城兵和鄉勇民壯撐場子。

  這些二線部隊和雜牌人員,看到張飛打的是車騎將軍平叛的旗號,哪裡會為金旋賣命到底,當然是誰來就投誰了。

  整個五月中旬和下旬,劉備陣營三將基本上都是在快速推進中度過——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沒什麼可羨慕的。畢竟金旋的武陵兵野戰部隊,和長沙、零陵兩郡派出的野戰主力邢道榮部,都被劉備軍三將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