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75章 裡外不是人


                 伊籍雖然得了劉表的授權來討要荊南、參與談判,但他畢竟沒有最終的決策權。

  他自認為已經竭盡所能,為劉表談到了一個儘可能好的條件後,也就帶著劉備諸葛亮的回覆,去襄陽覆命了。

  走之前,劉備當然還要挽留宴請他幾日,讓他緩解一下旅途疲乏、往返奔波的勞頓,所以伊籍直到七月十四才離開。

  回程得走漢水逆流而上,路上在途時間得比來的時候再加兩天,抵達襄陽已是七月二十一。

  伊籍不辭辛勞,也等不及回去歇息一夜,當天下午就求見了劉表,把自己談回來的條件和盤托出:

  “主公,車騎將軍說長沙城至今尚未攻破,而且長沙郡民風彪悍,十餘年中多次出現叛漢逆賊,必須以雷霆手段治理,所以他希望將來以湘水為界,長沙郡就由他派人全權治理,以免再出現賊情、糜爛周邊。

  不過,車騎將軍聽從了孔明的勸諫,願意把武陵、零陵兩郡的太守任命權交給主公,兩郡內還有若干縣令出缺,也可由主公任命,只是不許帶外地兵馬上任,只能在當地重新招募郡兵。

  理由是車騎將軍也需要安撫歸降者的人心,不能出賣與他並肩作戰過的歸義者,讓李嚴、董和等人不必擔心將來被清算。我已據理力爭,但實在無法消弭對方的這層擔憂,只能如此答應。”

  雙方的談判條款,肯定還有很多細節,伊籍一時也不及全部贅述,只是挑重點跟劉表拉了一下提綱,然後再慢慢解讀。

  劉表聽完後,當然也看出其中問題了:“只給我湘西二郡的任命權?還只許單騎上任?那不是一到當地就被劉備架空了?能管得到什麼事兒?”

  劉表自己就是單騎上任的受害者,他最清楚一個毫無兵權根基的人空降到地方上,有多麼難展開工作。

  他都當十年荊州牧了,仍然被蒯家和蔡家影響著。他如今的所有決策看似自主,但都有一個額外的大前提,那就是不能損害蒯、蔡兩家的利益。

  伊籍也很為難,幫著設身處地解釋:“主公,畢竟此戰我軍並沒有動用兵馬,仗都是車騎將軍打的,他們還幫著殲滅了偷襲江陵的邢道榮部,讓南郡免於持續戰火的破壞。

  現在車騎將軍願意讓出兩郡的名分,已經佔了理了。我們再步步緊逼,恐怕有害無利。曹操已經被我軍得罪,就算我軍後續不再主動進攻曹操,也難以重新和緩雙方關係,此時可不能再得罪更多人吶。”

  劉表聞言,臉色有些難看,摸著稀疏花白的鬍子,沉吟不語,顯然是在評估利害得失。

  劉備已經給他留面子、找臺階下了,剩下是實力的問題。就算自己佔一點理,但實力差距太大了……

  伊籍也怕主公不冷靜,看劉表有所動搖,繼續旁敲側擊地說:

  “主公,有兩句話……其實不當我來講。我若說出來,外人或許會覺得我得了劉備好處、吃裡扒外。但我問心無愧,為了主公還是得說:

  說句難聽的,在張羨叛變之前,荊南各郡就已經對主公聽調不聽宣了,只是名義上歸附。去年讓張羨打黃祖時,他出兵了麼?沒有。

  當時打黃祖,那可是曹操控制的許都朝廷下的旨意,說黃祖是殺害天使的反賊,就這張羨都無動於衷。可見張羨此人,對於許都朝廷的意思,也只是對他有利他就接旨,對他沒好處的他就假裝沒聽見、或找藉口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