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80章 破長沙,殺張羨,定荊南


                 隨著劉表疏遠蔡瑁,吳巨賴恭也初次感受到了劉備放權的誠意,劉備軍對荊南的統治,基本上已經穩固。

  只剩最後一顆棋子尚未落下,那便是長沙城。

  如前所述,六七月份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士兵不堪南方酷暑蒸騰,多有疾病,不能承擔重體力大強度的攻堅任務,趙雲才選擇了先跑馬圈地,略定周邊各郡縣。

  進入農曆八月後,天氣稍稍轉涼,趙雲也重新加強了對長沙的攻擊力度。

  經過十餘日的猛攻,對這座張羨經營了八年的核心堡壘攻堅,終於到了臨門一腳的階段。

  這天已是八月下旬。近兩萬人的攻城部隊,已把長沙圍得水洩不通。

  城池四門都立了井闌、投石機,還有云梯和葛公車。

  外圍的壕溝和羊馬牆也已徹底破壞,取而代之的是攻城方臨時搭建的木質陣屋、大型藤盾和其他遮蔽守軍箭矢的掩體。

  經過幾個月的試探消耗,守軍雖然還沒斷糧,但已經出現了缺醫少藥和箭矢不足。

  城池原裝的垛堞樓櫓也被破壞慘重,只有一些臨時修復的夯土堆填補城頭防線的空缺。

  但這些臨時堆夯的替代品,並沒有開鑿射箭孔,兩側的傾角也往往不合規範,無法讓守軍弓弩手躲在垛堞正後方交叉斜射。守軍士兵只能是把上半身探出來與攻城部隊對射,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守軍弓弩手的傷亡。

  而且被井闌持續壓制了大半個月之後,守軍中訓練有素的弓弩手摺損非常嚴重。現在填補上來的新兵,多是城內隨便拉的民壯鄉勇,發一把弓就上陣了,箭術稀爛,不僅僅是精度不夠,連拉弓的力量都不夠。

  射出去的箭歪歪斜斜,飄不了多遠就墜地了,箭速下降還導致破甲能力也大大衰減。

  然後從昨天開始,趙雲忽然就發現他派出去的灌鋼札甲先登精兵,已經能完全免疫弓箭傷害,哪怕用了鋼質破甲錐箭頭也沒用。

  只有裝備數量很少的蹶張弩,還能對先登勇士構成威脅。

  ……

  “將士們,張羨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已經連強弓都拉不開了!建功立業正在今日!”

  隨著又一個清晨的到來,攻城部隊在充分的休整、輪換後,在趙雲的指揮下,再次戰意昂揚地發起了攻勢。

  張羨軍的弓弩手根本不能露頭放箭,因為趙雲建造的井闌車已經非常完備。

  四個主要城門,每個城門能分到四座井闌,全城一共十六座。井闌的高度高出城牆一丈,長沙守軍又沒有投石機破壞井闌,只能白白被壓制。

  在井闌箭雨和攻城投石機的碎石壓制下,先登勇士再次披掛著灌鋼札甲魚貫而上,一番血腥衝殺,在城頭站穩腳跟。

  趙雲如今地位已高,當然不會親自參與攻城衝殺。

  但僅僅還只是曲軍侯的魏延,卻主動請戰,希望趙雲給他這個機會,讓他的曲負責一座葛公車對應的陣地。

  趙雲答應了這個請求,魏延便分出了五十名士兵推車,另外四百名士兵在後列陣等待,其中前一百名士兵,多是伍長、什長等構成的精銳老兵,全部配備了灌鋼札甲。

  魏延也非常珍惜這個表現機會,精神抖擻地壓陣在這群灌鋼札甲精兵身後,準備跟著一起衝上城牆。如此既不會太冒險,又能有機會建功立業。

  他加入劉備陣營以來,最初是靠幫向朗、黃承彥帶路立的第一功,那隻能證明他的立場,但證明不了他的能力。

  後來苦讀半年,在巴丘之戰時,他向趙雲獻過一策,算是稍稍證明了他知兵,有培養潛力。

  而魏延對自己的個人勇武也是有信心的,只是一直沒機會得到突出表現。

  巴丘之戰時,他參與了最後的伏擊掩殺,黑暗之中斬獲不多,敵人一碰就逃散了,沒有發生激烈的抵抗,也表現不出他的本事。如今長沙城都要攻破了,再不表現,整個荊南戰役期間,就再無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