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83章 許攸投曹,官渡終結


                 曹軍停止繼續填人命拓寬關前的壕溝後,袁紹一方也不是立刻就能恢復全面進攻的。

  袁軍也得花上兩三天觀察、確認曹軍沒有別的詭計。然後才會逐步試探性組織進攻、並且在進攻前填平幾段足夠雲梯和葛公車通過的道路。

  而在這個過程中,賈詡也向曹操補充獻策了幾點戰術。

  賈詡對於技術性的戰術手段是完全不在行的,所以這方面指望不上。但賈詡對於人性弱點的理解,在曹營內卻絕對可以排上前三。

  他敏銳地觀察到了袁紹軍的監軍、作為外來派的郭圖,因為貪功冒進,經常用嚴刑峻法逼迫一線將領猛攻死戰、不計損失的作戰風格。

  同時也觀察到袁紹軍的將領,大多數都是河北本地人,他們對於郭圖這個外來戶不惜代價讓他們消耗,已經有些不滿了,然後賈詡就抓住這一點,讓曹操在後續防守時如此如此……

  畢竟,袁紹的謀士籍貫來源遍天下,但武將就不是了。很少有外州的武人特地千里迢迢來投奔袁紹的。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吸引天下士人,主要吸引的是文人。

  而那些武夫豪強多半為本地諸侯服務,他們哪管你一個外地人是不是四世三公?跟他們有毛的關係?

  曹操聽了之後,也是難得豁然開朗了一下,立刻採納了賈詡的觀察,決定在後續防守反擊中,重點打擊袁軍的文武關係,並且戰鬥時的阻擊和戰後的流言散播也要結合起來用。

  ……

  數日之後,袁紹軍初步填平了官渡大營關牆外的幾處壕溝,足以讓重型攻城器械通過,然後就重新拉開了總攻的序幕。

  監軍郭圖排好了日程計劃,由張郃、高覽、焦觸、張南等將按日期輪番進攻,還會考核眾將輪值當天的戰果進展,好讓他們捲起來,看誰更賣命、殺敵和戰果更多。

  畢竟袁曹都在官渡相持了五個多月了,時間一久雙方都會攜帶的,越打越出工不出力。

  這個情況袁紹也有些頭疼,只是袁紹腦子沒那麼靈活,他也只是覺察到了這個隱痛點,也沒想過解決。

  郭圖卻是最擅長迎合上意的,他敏銳觀察到了這一點,就想了各種“績效考核”的辦法迎合袁紹,袁紹一聽就覺得很有道理,任由郭圖行此賞罰,逼著河北眾將捲起來。

  這日,正好輪到張郃高覽進攻,將士們推著葛公車頂著箭雨往上衝。

  一開始一切順利,但到了寨牆前時,大夥兒才感受到壕溝後面最後那十幾步路非常難推。土地似乎被堆出了一個向上傾斜的坡度,在遠處看不容易注意到,真推車時,葛公車重逾千鈞的分量,哪怕只是一個五度十度的上坡,都能讓推車兵累得精疲力竭。

  好不容易加了兩三倍人手把車推上去了,過程中多出來的推車兵因為沒有掩體,也是被射死射傷了不少。終於開始放搭板準備攻堅,結果牆頭上忽然有幾根粗大的撞木飛速撞過來,硬挺挺夯在葛公車正面。

  葛公車本就因為坡度向後傾斜了十度左右,重心又高搖搖欲墜,被大樹一樣的巨木狠撞,直接就向後倒塌了。車上的將士也都摔得很慘,被壓住的直接骨肉為泥。

  原來,曹軍用了一種根據周瑜觀摩到的經驗改良來的自研技術,破解了這次的葛公車戰術——曹軍沒有直接上安裝在關牆馬面上側射的床子弩、配上帶粗麻繩的鐵羽箭和滑輪組巨石來拉倒葛公車。

  而是單獨把“通過堅固滑輪組把巨石墜城的重力衝擊力轉化為拉力”的這個機械結構,稍稍調整了一下,單獨拿出來用。

  曹軍工匠用了兩組滑輪,把滑輪一頭的繩索綁在一顆大樹修成的巨大撞木上,另一頭仍然像陳登守廣陵時那樣綁在巨石上,然後把巨石照樣推下城牆,滑輪把粗麻繩一拉扯,就會把大樹甩出去,撞在正面的葛公車上。(後文彩蛋章會附示意圖,看不懂文字描述可以看圖)

  平時靠幾十個人人力也難以推倒的葛公車,在這種藉助巨石重力勢能的機械力幫助下,加上關牆前本來就有上坡、敵軍葛公車本來就是後傾的,就有可能被推倒。

  不過這種東西只能用於在五步之內推倒葛公車,因為大樹是直接綁死在麻繩上的,不是射出去的,再遠樹就不夠長了,力量也會衰減。

  總而言之,在曹軍被逼得想出了新技術後,張郃高覽的攻城器械就被推倒了不少,場面一片混亂。

  當然這種技術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有失手的時候。比如有些位置滑輪組的粗麻繩還是不夠堅韌,或者受力過猛,崩斷了之後甩出去,甚至抽死了幾個操作器械的曹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