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04章 袁本初子,豚犬耳


                 以曹操的地位,馬屁他早就聽多了。

  他屬下的諂諛之臣,向來都是拿伊尹周公來比喻他的。

  哪有人敢說項梁之擁挾義帝、申商之法術——在漢朝人看來,這些可不是什麼好人。在儒家價值觀下,申商那都是法家的禽獸。

  但孫權這番話,雖然有點大逆不道,卻也是關起門來、左右沒有外人的情況下拍的馬屁。

  而且孫權出言中肯,又是從一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口中說出,而非老於世故的諂諛之徒。曹操一想,便覺得自己好像確實是這樣的人。

  如果自己真是一個加強版的項梁、在挾天子的大局觀以外,還兼顧了法術、奇策,那確實是最有機會問鼎天下的,劉邦再世跟他搶都沒戲。

  而順著孫權隱喻的思路往下想,孫權把孫策比作項羽,把劉備比作劉邦,把袁術比作陳勝,也都各自貼切。

  看來這孫權,不管其他文武才能如何,至少政治見識不錯。

  ……

  想開了對軍情的憂慮後,曹操知道眼下緊張也沒用。

  袁紹會不會最終中計,決定權已不在他,要看最後這幾天袁譚反應是否足夠慢。

  曹操這人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當下也不再為無法控制的事情多焦慮,反而豁達起來,玩味地追問孫權:

  “你以孤比項梁、以令兄比項羽。這麼說來,你倒是覺得,令兄在世之日,當以叔事孤了?那文臺豈不是成了吾兄?孤記得文臺與孤同歲,不知日月幾何?”

  孫權連忙說了他父親的出生日月,曹操一聽孫堅月份比他大,倆人都是漢桓帝永壽元年生人,也就沒再計較。

  曹操被孫權勾起了談興,又跟孫權聊了一番諸葛瑾當初在皇帝劉協那兒主張的正統論學術、“有德者居之”的德之始末。

  發現孫權確實對於這些東西挺有見地,對於權力穩定性的來源頗有認識,不是那種相信“兵強馬壯者居之”的魯莽匹夫,應該平時也有苦學過諸葛瑾的政治理論。

  曹操不由感慨,自己的幾個兒子,於文采、武藝方面都各有所長,但似乎對於這些天道德行、統治合法性來源,不怎麼感興趣。

  這方面表現最好的,也就是如今十五歲的曹丕,但認識也比孫權要淺。

  至於十歲的曹植,如今只能看出他文采談吐遠超同齡人。十三歲的曹彰,已經身強體健有習練武藝,但別的什麼都不懂。

  當然這也跟他們年紀太小有關,以後或許能有改觀吧,曹操對自己的兒子還是很期待的。

  將來要是能讓孫權成為自己兒子們的師友,影響他們形成這方面的意識,似乎也不錯。

  曹操便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孤之諸子,除了戰死於宛城的子修,其他皆不如孫郎之見識。你可願拜孤為……算了,孤有一女,即將成年。令兄有大功於國,你可願做孤的女婿?”

  曹操這也不是一時衝動,他想得更深,知道孫策為朝廷如此出力,自己必須重酬孫策的弟弟,作為垂範,以後其他偏遠之人如馬騰韓遂士燮等輩,才會繼續為朝廷賣命。

  孫權人在矮簷下,自然不可能拒絕,但他也不敢託大,當下只是私下表達了謝意,這也是給曹操留下後悔的餘地——否則萬一自己壞了曹操的事兒,還咬著曹操要兌現承諾,這不是嫌自己活得長麼?

  先口頭答應一下,但不宣揚,把後續主動權交給曹操,才是最穩妥的。

  曹操於是就口頭把後來該被封為清河公主的那個女兒,許給了孫權——也就是歷史上後來嫁給夏侯楙那個。

  清河公主是跟曹昂同母,所以年紀比較大,很快就夠年紀出嫁了。歷史上曹操一開始是跟司隸校尉丁衝一家議親,想把女兒嫁給丁衝的兒子丁儀。

  但丁儀是曹植黨羽,曹丕不希望丁儀變成自己姐夫,就勸說曹操另外籌劃。恰好丁衝在建安四年喝酒喝得胃穿孔死了,由鍾繇接任司隸校尉、才有了後來張楊、楊醜一系列案子,引發袁曹官渡開戰。

  因為丁衝之死,丁儀要守孝三年之久,好在當時丁儀跟曹操之女議親才剛剛開始,還未納彩。曹操不希望女兒等三年,原本歷史上就聽了曹丕的建議,另選了夏侯楙。

  曹丕質疑姐姐婚事的時候,才十四歲,這麼小年紀就知道攻訐丁儀、還提防當時年僅九歲的弟弟曹植,這用心之深遠,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