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05章 袁紹斷氣之日,軍援袁譚之時

  袁譚摔完東西發洩夠了之後,氣憤稍稍平息一些,這才想起問問父親是何反應,應該不至於被審配蠱惑吧?

  但辛毗卻悲哀地表示:主公倒是沒有下令褫奪大公子任何權力,但也同時嚴厲批評了大公子和田豐,認為這兩方事情都沒做好。

  袁譚被父親問責,愈發覺得難以理解:

  這還是自己的親爹麼?為什麼對自己這麼苛責?

  連隔壁劉叔待他都比親爹待他好了!

  袁譚嘴角抽搐了一下,又招來王修、辛評,讓他倆和辛毗一起參謀,然後當著三人拋出了一個提議:

  “審配、田豐蠱惑父親,而父親又病重。我欲親往鄴城,掃除奸佞,親侍父親之疾,諸位以為如何?”

  三人都是一驚,心說大公子這是想直接入主中樞奪位了麼?

  但現在就去,貌似沒什麼機會啊。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這三位謀士,辛家兄弟是豫州人,王修是青州本地人。

  他們都很清楚,袁紹陣營內部的權力結構分佈,導致多年來冀州本地派文武,都在三公子身上下注。以至於久而久之,非冀州派的都團結到了大公子身邊。

  大公子身邊非冀州籍的人越多,冀州籍集團對大公子的敵意就越深,越覺得“一旦大公子上位,外來派就會全面掌權,徹底壓倒河北派”。

  利益分配的問題,不是公理和禮讓道義能解決的。大公子哪怕變得更有能力、更有人望,那些河北人也不會支持大公子。

  資源就那麼多,重用了外地人,本地人就不夠分,這個矛盾不可能調和。

  所以辛毗和王修都忍不住出言勸說袁譚冷靜:“大公子不可魯莽啊!鄴城那些人,有多少都對我們心懷戒備,大公子若是不帶兵去鄴城,豈不是立於危牆之下?

  若是帶兵去鄴城,主公如今病重,又容易落人口實,若是主公因此氣急惡化,縱然不是大公子導致的,外人也會以此汙衊大公子!”

  袁譚:“那我難道就看著三弟和他的黨羽胡作非為?!”

  辛毗思之再三,委婉勸道:“大公子,我有一言,主公乃是大將軍,並不僅僅是冀州牧。這鄴城也只是主公幕府暫駐之地,又不是大漢國都,將來主公萬一有個不測,繼任者憑什麼不能遷移?

  大公子若實在擔心鄴城那邊,主公病重期間情況,我願再去一趟,為大公子聯絡郭圖。如此,主公若有什麼交代,郭圖可在鄴城就近為大公子據理力爭,而大公子又不必親身犯險。

  鄴城的河北籍文武雖多,但田豐因東阿之戰獻策失誤,已經再次被主公疏遠。審配胡攪蠻纏,也僅僅是幫田豐保住性命罷了。而審配本人,此前雖深受主公信任,此番為田豐奔走,也稍有觸怒主公。如此,如今只剩郭圖在主公身邊最說得上話。

  若主公最終能將權柄交給大公子,我們只需請郭圖帶出最後的密令即可,到時候大公子直接在臨淄重建大將軍幕府!若事不成,主公真選了三公子。大公子也可以青、幽之地獨力抗曹,只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時不可以隨意交權、置祖宗基業於險境。”

  袁譚聽了辛毗這番話,才豁然開朗。

  確實,這節骨眼上自己親自去鄴城,太危險了,容易被河北派攻擊。

  鄴城又不是國都!大將軍幕府是可以遷徙的!讓郭圖幫自己做那些危險的事情,自己居於幕後不就好了。這樣成了自己能拿到父親的全部遺產,不成自己也能保住青幽二州。

  “佐治妙計!那就辛苦你再回一趟鄴城,把我們的最新計劃和郭先生仔細商議一下,看看郭先生有何對策。對了,你隨身多帶重禮,先備五十斤黃金給郭先生,其他珠玉寶石珍玩之物,儘量籌集!務必讓郭先生知道我的誠意!”袁譚最終如此拍板道。

  辛毗領命,也不敢推辭,再次開啟了折返跑模式。

  尤其是曹操此時已經打到了河間郡,把冀州中南部地區從中攔腰截斷了。

  辛毗最近兩次往返都得往北繞一個大圈子,從已經臨近幽州的易京/易水走,速度大大減緩,這才需要每趟半個多月時間。

  他第一次回到青州覆命是五月底,受袁譚之命聯絡郭圖、再次回來時,已經是七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