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18章 免費試用裝你還指望有多少

  袁紹雖然重病臥床,但他親自鎮守的鄴城所在的魏郡,以及魏郡北邊的趙郡,那防守力量還是非常鞏固的。鉅鹿郡的西半部、位於魏趙之間的廣平故地,應該也防守很堅固。

  而冀州中部的安平郡全境和鉅鹿郡東半部,應該算是軟弱的肥肉了,曹操先揀肥肉吃,這很合理。

  (注:西漢的時候,在冀州的魏、趙之間還設有一個廣平郡,東漢初年把廣平郡併入了鉅鹿郡。歷史上要到後來曹魏建國,才重新又從鉅鹿裡劃分出廣平郡。

  所以現在建安六年這個時間點,是不存在廣平郡的。而現在的鉅鹿郡疆域呈東北-西南走向,非常狹長。在鉅鹿澤東北的那部分鉅鹿郡領土,袁紹很難防守。而鉅鹿澤西南、位於趙魏之間的那部分,袁紹目前還相對容易防守。)

  太史慈仔細評估後,斷定現在南皮城外的曹軍確實處於一個相對虛弱的歷史低位。

  如果袁譚一方,內有張南、王門死守,外有管統帶著援軍增援,再加上自己從旁策應,取勝的把握還是不小的,至少能冷不丁偷曹操一下。

  《三國演義》裡的張南就是個路人甲,但正史上他地位也不算低。焦觸、張南二將在幽州的地位,不亞於張郃、高覽在冀州時的地位,那都是幽州武將前幾名的存在。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只是因為歷史上幽州大部分地區最後在袁家崩盤時直接投了,這些人沒能留下什麼戰績。

  至於那個王門,倒不算什麼名將,他原本是公孫瓚麾下的。當年在公孫瓚“囤糧死守於易京樓、堅決不出兵救援散於易京以外其他郡縣的眾將時”,王門就投降了袁紹,後來還反戈一擊報復公孫瓚,參加了對易京樓的最後攻堅戰。

  公孫瓚滅亡後,王門被袁紹留用在右北平駐守,幽州如今歸袁譚管轄,自然也被袁譚調過來了。

  幽州三將如今以焦觸固守易京-易水防線,不讓曹軍北上進入幽州境內。張南和王門分守南皮城和渤海郡後方其他支撐點。

  瞭解清楚己方戰力後,太史慈又審慎追問了一個問題:“縱然南皮圍城曹軍有所削弱、鬆懈,不知還有何人領兵圍城?若有名將鎮守,我軍倒也不可輕敵。”

  這個問題,辛毗來之前也是做好情報功課了,連忙和盤托出,以安太史慈之心:“這點太史將軍儘管放心!我既然敢來,都是打探過的。

  此前曹軍未分兵前,南皮城外旗號眾多,有張郃、高覽等敗類,還有呂威璜、趙叡等雜牌降將。還有曹操派來監督張郃高覽他們的曹洪,以及曹洪下轄的樂進、徐晃。

  後來曹軍分兵,樂進、徐晃被分別調去進攻安平郡、鉅鹿郡。所以如今南皮城下,僅剩曹洪掛帥、坐鎮東線,下轄張郃高覽等降將,可見其志在圍而不在戰。”

  太史慈當然不會知道,原本的史書上,“樂進徐晃張郃”都能位列“五子良將”之三。

  剩下那倆,張遼已經投了劉備,于禁如今在南線宛城方向提防劉備和劉表,歸夏侯惇節制——如今這個時間點,正是原本歷史上“博望坡之戰”前後,曹操在南方也是要留重兵提防的,不可能名將都派到河北來。

  所以,曹操派到河北的一共也就五子良將之三,此前把這仨都放在南皮方向,可見對袁譚的重視。現在吃不下這塊硬骨頭,調走了其中兩個。

  太史慈哪怕不知道“五子良將”,但他也是會評估敵將戰力的。他見敵陣中只剩一個張郃戰力不錯,加上以親近而得帥位的曹洪,確實有機會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