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39章 顧此失彼


                 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後備計策,給臧霸、孫觀和昌豨加官進爵。

  不過這一手既然是“後備計策”,也就註定了它暫時只是引而不發的。能夠不用到這一招就解決問題,那就儘量不用到。

  實在是未來一兩個月之內、夏侯淵在正面戰場都打不開局面,其他嘗試都失敗了,才會走到這一步。

  何況以夏侯淵桀驁的脾氣,沒有充分嘗試之前,他絕對是不服輸的。

  ……

  時間轉眼來到建安七年的七月下旬,也就是夏侯淵圍困莒縣後一個多月之後,也是他聽郭嘉的計策、分兵北上諸縣後二十天。

  曹操對後備計劃的批覆,以及給臧霸等人加官進爵的旨意,也終於傳到了前線的夏侯淵這兒,也算是對夏侯淵的一種催促。

  過去這一個月裡,夏侯淵的打法完全聽從了郭嘉的謀劃,

  郭嘉讓他圍而不攻他就圍而不攻,

  郭嘉讓他分兵迂迴、並散佈假消息嚇嚇高順、爭取讓高順誤以為諸縣危急,從而被迫出城截擊,夏侯淵也都賣力散播。

  可惜,郭嘉的這兩個計策,都如泥牛入海一般,沒有激起任何浪花。

  莒縣的高順明知道夏侯淵已經分兵北上,包圍了諸縣,但他就是不為所動,始終龜縮死守,讓夏侯淵無從下嘴。

  夏侯淵設伏了兩三次,每隔十天左右都有一支糧船隊大模大樣從莒縣城西的沭水河面上逆流而上、緩緩通過,但高順就是不出城截糧,任由夏侯淵把充足的軍糧運到諸縣圍城前線囤積起來。

  而另一邊,也正因為高順難以被誘出,沉不住氣的夏侯淵,便在諸縣魯肅那個方向,試探性組織了幾次強攻,想要打開局面。

  結果也是被魯肅井井有條的守城調度打得損兵折將,毫無進展。

  而且魯肅的演技比高順還好,高順只會從頭到尾毫無波瀾地死守到底,夏侯淵第一頭撞得頭破血流後就會收手。

  而魯肅卻能稍稍擺出一點彈性防禦,在確保城防無礙的情況下,讓夏侯淵看到一丁點希望,誘導他繼續投入猛攻,但最後總是功虧一簣,損失的兵力卻比在高順那兒更多。

  箇中細節,倒是不足為外人道了。總而言之,“伏路把關饒子敬”的名號,在這個時空也算是第一次打了出來。畢竟魯肅此前並沒有獨自領兵督戰一方的經歷,這也是初次積累軍功閱歷,敵人不瞭解他的能耐,也很正常。

  而這種狀態,也讓夏侯淵變得越來越焦躁,對郭嘉的信任度,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降低。

  所以他的一切不滿,在拿到曹操旨意的那一刻,小小爆發了一波:

  “奉孝先生,你這計到底好不好使?都分兵一個月了,高順就跟聾了瞎了一樣只知死守!你不是說他會擔心諸葛均生死、出城劫糧的?

  司空給臧霸孫觀加官進爵的旨意都到了,要是再有個把月沒進展,那就真得打著臧霸的旗號進攻東海郡求戰了!時間不等人吶!

  四萬大軍深入敵境,還是山區作戰,人吃馬嚼耗不起的!這蒙山山區運糧又艱難,多少河段水勢湍急,都要縴夫拉縴才能讓船通過!”

  郭嘉被夏侯淵指責,也是有苦說不出,只能訕訕自嘲:

  “愚以為這計策肯定是沒問題的,或許是魯肅守城持重,戰前就反覆關照過高順不要輕舉妄動。

  也可能是高順對魯肅守城太有信心了,知道我們攻不破的——我軍此前並未和這魯肅交戰過,也沒聽說過他統兵作戰的戰績,這種事情,誰能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