吒牛 作品

第278章 有了第一次,就有無數次


                 “怎麼?現在新社會了,還有特權,還搞以前那一套?”

  “就是,我們來京海是為京海經濟做貢獻,卻受到不公平待遇,這就是京海的待客之道?”

  一個個義憤填膺。

  大多老闆在自己的地盤習慣了享受特權,前呼後擁,又跟許多領導熟悉,更是被主管經濟的幹部求爺爺告奶奶的拉投資。

  而現在,自己非但沒有得到特權,反而其他人獲得他們不能得到的特權,兩極反轉,自然不服氣。

  人性都是如此,我可以享受特權,也可以接受所有人平等對待,卻接受不了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

  就跟親戚一般,見不得你好,也見不得你不好。

  “他叫王逸。”

  “京海的王逸。”

  眼看周圍議論嘈雜,知情的老闆道出實情。

  會場氛圍一滯。

  能得到建工集團拍賣消息的老闆大多來自臨省、本省,沒見過王逸,好歹也聽過大名。

  不說掀翻趙立冬,就說建工集團高層一網打盡,就跟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別提死在這傢伙手上的人可不少。

  或多或少都聽聞過跟王逸作對之人皆沒好下場,最輕都是鋃鐺入獄,最慘莫過於趙立冬,家破人亡。

  本就是草莽年代過來的老闆,誰比誰更乾淨?

  絕大多數資本原始積累的第一桶金都是骯髒的。

  某位天使投資人第一桶金是娶了個富婆,富婆掛了,搖身一變成了富人。

  某大佬往一噸原料裡注了十噸水,賣同樣的價。

  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這些老闆也許不怕其他人,畢竟誰背後沒幾個朋友,沒幾把傘,可王逸他較真啊,說弄你就弄你,而王逸本身又沒弱點和汙點,潑髒水、舉報等手段也沒用。

  況且,王逸本身就是傘。

  人的名樹的影。

  誰會為了意氣之爭而自找麻煩?

  頂多外省的老闆好上許多,畢竟王逸再牛逼,也管不到外省去。

  可萬一惹毛了,不講規矩咋辦?

  誰不知道王逸手底下能打的人挺多的,悄無聲息、不留證據的幹掉一個人還是能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