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作品

第1004章 曾經引發外交風波的一道菜。


                 他們的晚飯是土豆燉牛腩。

  對於這道菜,吃的人的反應截然相反:幾個外國人差點兒把盤子都舔乾淨了,可是蕭鵬他們幾個吃起來卻沒什麼感覺。

  這該怎麼說呢?

  這非洲野牛的肉吃起來一點兒也不香!

  儘管他們選擇的是牛肚皮的牛腩肉,雖然腥味用白酒壓了下去,但是吃起來依然口感很柴!

  真的沒有那麼好吃!

  但是像德科他們這幾個以牛肉為主食的人反而吃起來覺得特別好吃!

  “我的天,這比‘海魂餐廳’里亞歷山大-古永的紅酒燒牛肉還好吃!”德科讚揚道:“蕭鵬,你去做廚師的話我肯定給你捧場!”

  羅蘭道:“這話說的有點兒看看誇張,但是我認可!”

  這個誇獎不可謂不高了。

  亞歷山大-古永是誰?

  一名法國廚師,因為他的姓氏‘古永’在法語裡還有‘蠢蛋’的意思,所以又被人稱為‘笨蛋廚師’。

  他是現在法國唯一的米其林三星廚師。

  米其林輪胎當年為了賣輪胎推出了一套叫做《米其林指南》的旅遊指南書籍,紅色封皮的介紹餐廳和旅館;綠色封皮的介紹景點、行程。

  結果最後就是這《米其林指南》火了,一百多年來一直號稱是最權威的餐飲評級。

  不過說實話,蕭鵬對那個《米其林》評級制度不屑一顧。

  一群所謂的美食專家裝模作樣的評選一番給餐廳、廚師評星評級,可是這些所謂的‘美食專家’可能一輩子沒吃過什麼別國的菜系,整天在歐洲、美洲跑就以為自己是什麼‘權威’。

  在蕭鵬眼裡,這所謂的‘米其林標準’存在也就三個意義:第一,適合一些人的虛榮心;第二,這個世界上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有了‘等級差’就容易賺錢;至於第三嗎……

  誰說美食不能跟政治掛鉤?

  在人們印象中,法國一直都是‘米其林大戶’,其實現在的法國只有一家米其林三星,四家米其林二星,以及三十九家米其林一星。而米其林三星大廚也就只有亞歷山大-古永一位,降星的倒是有好幾個。

  看看‘小x書’上的名媛人均法國米其林三星,真不知道她們從哪裡變出來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估計是‘拿著前朝的律法審本朝的官兒’,從不知道誰那裡聽說xxx是米其林三星就開始玩命吹吧。

  眾所周知:那些‘美分’大多數都沒去過漂亮國,同樣道理,那些‘海外名媛’大多數也沒出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