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57 章 如意算盤

蕭君澤當然沒有用運河直接掏空北魏的想法。




因為大運河根本不是隋朝的滅國原因,隋朝那開皇盛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吹出來的,楊堅開國不久,便清查土地,手下官員們查出的土地越多,功勞越大,於是在開皇年間,全國清查出土地近四十億畝……




這是什麼概念啊,後世兩千年後,以工業革命時代的加持,也是要求十八億畝耕地保住就好!




後世還有人說貞觀之治和後世開元盛世,都沒有達成隋朝的戶口和土地數量,當時蕭君澤就在網上和人吵,說以隋朝按四十億土地這個基本盤收稅,能捱到煬帝三徵高麗後才滅,本身就是奇蹟了好吧。




再說了,以拓拔宏的水平,疏浚運河而已,完全達不到亡國的程度,蕭君澤甚至已經準備好廣開高爐,為朝廷打造足夠疏通運河的農具。




……




“如何?”蕭君澤指著木頭車輪,給周圍人觀看。




在古代,車是非常昂貴的物件,原因就在車輪上。




車輪是極為精密的物件,在木工中算是皇冠級別,需要十幾年的老師傅才能做好,車輪是不可能直接掏空整片木板來做的,因為木頭的紋理讓他不能承受橫向的力,需要用拼接的方式來做。




同時,還要保證兩個車輪大小相同,支撐的輪輻更是要求完全一致,稍微有大小不同,就會讓車輪很容易損壞。




蕭君澤的解決辦法,就是用標準化,用專門的工具把每個輪輻、輪轂、做成標準的零件,這樣流水線生產,能很快讓工人掌握零件質量。




同時,他還準備了鐵皮,用燒紅的鐵皮圈,套在泡水的木輪上,加水降溫,用熱脹冷縮給車輪包上鐵皮,來提高耐用性……




“您修河,鐵皮放包在水裡,怕是要很快磨壞吧……”他的學生崔曜委婉地問。




“修河的第一步,就是攔水,”蕭君澤給徒弟解釋,“另外,工業產品就是要有消耗,要是能當傳家寶,消費和提升從哪裡來?”




崔曜低頭表示受教。




“好了,你們最近的任務,就是檢查測量鐵皮的長短對不對!”蕭君澤交代自家學校的三位學生會首席。




本來首席只有一個,但蕭君澤設立了三個首席,給他們的課業算積分,哪個一學期的積分最多,就能集體得到榮譽獎勵。




蕭君澤準備給他們三種獎勵,分別是墨錠、字典、羊肉,價值都相差不大,但是第一名可以第一個挑選。




這很明顯激起了學生們的勝負心,三位首席們為了一統江山,成為第一,私下裡小動作頻頻,目前是崔曜最優秀——這小孩兒L真的太陰險了,斛律明月和池硯舟在他手裡吃的虧簡直數不清。




尤其是崔曜忽悠起人來那的自信坦然的模樣,總讓蕭君澤有一種熟悉感。




好在後兩者打得多了,如今已經學乖,正學著吳蜀結盟抗魏,準備先打敗老大,再爭老二。




這種充滿活力的小學生競爭起來讓蕭君澤非常喜歡,時




常讓他們再接再厲。()




-




?想看九州月下寫的《這書我不穿了!》第 57 章 如意算盤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雖然蕭君澤慫恿了皇帝修大運河,但拓拔宏也不是偏聽偏信之人,很快便尋來河工,詢問修這條河的可行性。




隨後便發現,這河,是真的能修!




因為在一百多年前的漢末,曹操就開鑿了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和漕渠等河道,將整個北方水系一統,只是在這百年來,因為戰亂頻繁,北方的運河大多淤塞,有的各地世家大族抬高水位,做灌溉之用。




但這問題不大,前人挖出了河道,只需要清理淤泥、重新疏浚,那運河便會恢復如初。




只是一但徵發民夫的數量過大,必然影響耕種,同時,也會影響他的南下大計。




他為這事找來群臣商議,不過可惜的是,群臣對此並不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