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87 章 料事如神

六月,天氣炎熱,五月成熟的冬小麥大多已經收割,很多農戶已經在田壟裡補種上豆子。




而這時,元宏也終於整頓好朝堂,開始調動冀、定、瀛、相、濟等五州的二十萬大軍,準備入侵南齊。




他將軍隊拆解為六個部分,確定哪些要留守的,哪些是要南下的。




同時,各地的糧草也開始陸續準備,向前線運輸。




這時,剛剛修好的部分運河便發揮了巨大作用——冀、定、瀛、相、濟這五州都在河北,要麼在白溝要麼離白溝不遠,糧草和軍隊都以一種讓朝廷都感覺到驚訝的速度匯聚在了洛陽。




蕭君澤這次帶上了明月和青蚨,還有一些在攻防戰裡表現極為優異的學生,同時還從修運河的民夫裡挑選了一些十分聽從指令的民夫。




學生們不是很服斛律明月,蕭君澤也沒有讓他們跟著明月——明月畢竟也是中二的年紀,要是和這些中二少年相處不好,他們成事或許不足,但敗事絕對有餘。




於是,蕭君澤便讓他們與一千民夫們整編到一起,做成了工兵隊。




至於魏知善魏道長,她已經召集了自己最近一年收入門下的二十多位真傳弟子,準備去戰場上大幹一場,為些囤積了不少烈酒和藥液。




蕭君澤專門在馬場附近開闢了一片場地,讓他們相互磨合。




優秀的學生們正研究著蕭君澤圖紙,他們在做一臺投石機。




投石機是春秋戰國時就已經出現的攻城器械,但效果一般屬於威懾大於傷害——受限於材料和結構,這時候投的都是些足球大小的石頭,更大的不是拋不起,就是拋不遠。




但在後世,投石機被傳到□□學者所在的地區後,結合幾何學進行了改進,升級成“回回炮”後,又再傳回了中國,後世元朝能打下襄陽,這玩意功不可沒,在那場大戰中,一百多斤的石彈砸入城牆,入牆七尺。




城牆的東角坍塌,南宋將領投降,襄陽城破,至此,南宋苟安的願望就此夢碎。




而改進它也是超級簡單,簡單到能讓人瞪大雙眼,那就是,加配重!在槓桿的一邊,加上非常重的巨石,這樣,在打開繩釦拋石時,一端巨大的重力就會將更大的石頭也遠遠地拋出。




結構可以說是非常簡單了。




但知道和做出來是兩回事,蕭君澤給他們提供材料,讓他們自己試試,多大的配重、多長的槓桿、多粗的材料合適,這些也就夠這些學生研究了。




至於說更厲害的火炮等物,蕭君澤還沒準備拿出來,至少在他沒有控制北魏大部分權力時,不能拿出來。




想到這,蕭君澤忍不住自向洛陽的方向。




元宏對他很不錯,他不會在元宏活著的時候,把他的朝廷弄出大亂——火炮這玩意一出來,做為以鮮卑軍隊立足的朝廷,怕不是立刻就要完。




漢人這兩百多年來,被鮮卑、氐、匈奴、羯、羌這個胡族殺得人頭滾滾,他們可不是沒有仇恨,只是在積蓄力量,等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