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105 章 因為這樣

炎炎六月,襄陽城可謂是熱鬧非凡。




不只是襄陽北邊的五郡,連南邊的幾個郡縣,聽到這種盛事,也有一些膽子大的,悄悄跑過來湊熱鬧。




雖然南北大戰了許多次,但淮河、襄陽一帶的城池總是反覆易手,國界線慢的隔上十來年就要換一次,勤快的一年能橫跳兩三次,所以雍州南北連口音都沒有什麼隔閡。




蕭君澤大考場是露天的,他主要是為將來建設選拔人才,所以一開始,就已經向這裡的鄉豪們講清楚,這個學舍是很難入朝為官的,學的也不是經義,而是主攻數術、匠作之類比較不上臺面的工作,進入其中,需要考慮清楚。




如果想投奔他治下,那麼,還是要走小吏之類的路子,先去底層打磨一番,讓他看到成績,才有其它。




這話一出,許多鄉豪庶族陷入躊躇,匠作這個職業倒不是什麼問題,但做為世家,他們大多會想辦法把匠人變成奴隸,由此完全掌握他們的生死,自家兒郎去學這個,似乎有些浪費了。




也有一些快要吃不起飯的寒門決定讓家裡一些庶子前去求學,畢竟匠作的出路雖然狹窄,但如果能被刺史重視,未必不能搏出一片天,畢竟這世道里,他們很難和高門大戶去爭,能給刺史當奴僕,那一家人也不必擔心被大族欺壓了。




想要走從政之路,則開始鑽營起來,想要走刺史手下幕府的路子。




北魏的官制是允許官員自己收攏一些能人給自己做事的,這種秘書團隊,一般稱為幕府,“入幕之賓”便是由此而來。如果主官能夠升職,這些幕僚也可以水漲船高,被朝廷認可,由主官保薦後推薦朝廷為官。




他們千里迢迢過來,不就是因為看好刺史大人的將來嘛!




蕭君澤被他騷擾的不勝其煩,於是便出了一些考題,準備再收錄幾個小吏,當然,名義上,這些都是他的“幕僚”,需要他自掏腰包來養著。




但問題不大,蕭君澤養幾十個人的錢還是有的。




於是,在同一時間,襄陽城同時出現了兩場考試,一場是書院收人的“理考”,一個是幕僚收人的“文考”,書院那邊,去的人寥寥無幾,但在文考這邊,那叫一個人山人海,還有家族為了給他們壯行,在一邊敲鑼打鼓,那叫一個熱鬧。




臨時找不到那麼大的考場,於是他們被安排在魚梁洲的茶園裡考試,茶園中茶樹長得正茂,低矮的樹叢之間,有一人寬的茶道,考生們就挨個坐在茶道里。




有一個考生覺得地方太窄,拔掉了幾顆茶樹想要擺下他自帶的桌案,結果被以損壞考場為名,直接取消了資格。




一時間,有了威懾,這才這些想要開天闢地的考生們安靜下來。




考卷是蕭君澤讓人連夜油印的,題目不多,只是一此普通的收稅、災害處理、戰時管理的問題,沒有準確答案,也不介意他們交頭接耳,一個時辰內交卷就可。




考試時間是早上六點,這時天氣還算清涼,倒也不擔心他們被曬化。




……




遠方,蕭君澤在城牆上眺望遠方考場,不由連連搖頭。




“這幕府,我就錄取五個人,他們居然有兩千多人來考!”蕭君澤神情不悅,“書院錄取三千人,居然還有空餘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