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109 章 麻煩你了

雖然元宏的總是在錢財上扣扣索索,但讓蕭君澤滿意的是,這位皇帝一旦答應了,便說到做到,從不拖泥帶水。




如果沒有他的支持,他在洛陽、襄陽推行的事務便會有無窮的障礙,所以,哪怕會分他一部份利益,這份分紅還是很划算的。




哪怕他把這些收入都投去了南征這個大坑,但問題不大,畢竟他知道民力深淺,也不會盤剝太過。




九月底,元宏的身子漸漸恢復,便準備起程北上,渡過黃河,去鄴城監督平定高車叛亂的事務。




蕭君澤也準備告辭,回去襄陽。




馮誕邀請他一起吃了個飯,詢問了這些日子過得可還安好,又囑咐他小心南朝反撲……




“知道了,”蕭君澤被唸叨得頭痛,抱怨道,“我在襄陽,就是為了守備南朝反撲,不然你以為陛下為何那麼輕易就同意我任雍州刺史?”




馮誕眉頭微皺:“你年紀還小,可入中樞積累威望,何必如此心急立功,為兄也不能幫上忙……”




蕭君澤隨意道:“當然是為了救萬民於倒懸,濟蒼生之危難,兄長你照顧好陛下,別讓他死了,就是幫上我大忙了。”




馮誕正要斥責,元宏無奈道:“君澤,私下閒談便罷了,若是在外,你可莫要如此無禮。”




蕭君澤看著瘦了一大圈,神情疲憊,精力大不如先前元宏,微微一嘆,終是道:“你是皇帝,如今朝廷改革尚且日短,國之大事,還要依仗於你,元恪年紀尚小,可沒有威望壓下諸王。”




元宏當然也明白這點,不由微笑道:“君澤安心,無論是為了家國,還是為了阿誕,朕都會多加保重。”




兩人又談了襄陽水軍的細節,北朝剛剛拿下襄陽以北不久,朝廷以前的水軍多在淮河流域,需要調集大量的造船的工匠,巨木倒是不難找——雍州左右的大別山、巴山、桐柏山一帶,都是蠻居之地,有大量木材。




尤其是桐柏山有大量桐油果,提煉出的桐油雖然不能食用,卻是船舶防水的重要戰略資源。




如今兩朝的戰船,都是大船,蕭君澤和元宏商量了把投石機搬上戰船的可能性,再畫上一些讓人一聽就流口水的大餅後,兩邊敲定了這次錢糧支出,簡單說,就是元宏出錢、出糧、出工匠;蕭君澤出地、出後續管理、出圖紙,出改進技術。




蕭君澤於是這才帶著魏道長離開,離開前,徐太醫用家傳的醫經、兩個親傳弟子、太醫院能找到的所有藥材都提供了一份,這才從魏道長手中換到她的那個喇叭一樣的聽診器,還換了十幾種新提取的特效藥劑。




如果不是魏道長的存在,實在太過動搖軍心——她只是在軍中進行了十幾日的免費醫療,就是已經造成了巨大騷動,甚至驚動了王駕。




她走時,軍中諸將甚至專程派人盯梢,在確定她走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而同時,元宏也讓軍中度支,將先前備好的錢糧拔出兩成,送到襄陽,並且將了用處。




聽聞前因後果




後,掌管南下軍需度支的司徒從事宋弁聽得眉頭緊鎖,忍不住問道:“陛下啊,您出人出錢出糧,那位君刺史說是出地,可地不也是您的王土麼?他出了什麼,他只是動了動口,便拿走六成船隻,是不是太……”




元宏卻是微微一笑:“義和啊,你可知,朕與君澤相識多年,從他身上學到最大的治國之術,是何物麼?”




宋弁恭敬道:“臣愚鈍,還請陛下指點。”




元宏感慨道:“錢財如水,放於朝廷、存於府庫,只會讓錢幣鏽蝕、布帛朽壞,只有用之於民,才能富天下而利萬民,朕不缺錢財,缺的是君澤這般,懂得用之於民的賢才,他願意幫朕花錢,是家國之幸,你既處理此事,便萬萬不可怠慢!”




宋弁若有所思,隨後恭敬低頭下拜,稱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