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203 章 難者不會

沒在君澤那裡待多久,賀歡便回到軍營之中,這時,鄉老們已經紛紛在小馬紮上就座。()




他們還在討論吃什麼。




?想看九州月下寫的《這書我不穿了!》第 203 章 難者不會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襄陽的炒菜,如今已經是一絕,南北物產在這裡匯聚,無論是草原粗曠乾肉,還是江南的細緻茶點,在這裡都可以吃到。




還誕生了一個新興的行業“酒樓”,以前,無論南北,吃食都是合併在住宿的驛站和逆旅中,只管吃喝的小店鋪雖然有,但沒有大的規模,而在這五年之中,隨著工人興起,巨大的需求催生了市場,一些小的食舍在這樣的需求下大浪淘沙,誕生出兩座有名的酒樓,甚至內部從一開始設置講故事的說書人,到有了表演歌舞的瓦舍。




要知道,在這以前,歌舞家伎都是權貴人家的獨享,但如今雖然粗陋,卻依然普通人大開眼界。




各地鄉老們都是當地較有威望的名人,平時主管鄉中稅收、教化,調解民間糾紛,雖然有一定的威望,但大部分的人,一生都沒有踏出鄉里半步,這一次來到襄陽,又是朝廷負責路費,雖然顛簸了些,但依然十分振奮。




營中很快設起一個個火堆,結焦的炭火上放著木架,吊著一口口大鐵鍋,火舌不算大,卻十分溫暖,羊肉在純白的湯色中翻滾,透露出讓人陶醉的香氣。




鍋邊放著一個竹勺,每個來參加盛會的人,都分到了一個竹筒,打磨的很是光滑,上邊燙了一個“襄”字,做為他們過來的紀念。




他們以郡為單位,圍坐在火堆邊,手裡捧著盛有湯的竹筒,一邊喝,一邊熱情地聊著鄉中郡裡大事。




鍋裡湯少了時,便會有提著大水壺的軍卒前來加湯,還分發了一頂羊毛氈的垂耳厚帽,戴在頭上,便是坐在這風裡,也不覺得冷了,光是這兩件物什,就讓他們覺得沒有白來。




“你說,這次將咱們喚來襄陽,是有什麼大事?”




“我看啊,定是種子,先前的早稻種子,都讓扶風、南襄這幾l個大郡搶去了,今年的早稻也該分給咱們北襄郡了!”




“不錯,我連育種的田地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稻種過來了!”




“這次萬萬不能讓其他諸郡搶先了,到時收穫了,種子需得都留下來,雙季的稻子,試問從前誰能想到有這種神物,有了這東西,又哪裡會餓死人呢?”




“那可說不準,若是在洛陽,你便是稻米能種三季,該餓你時,也沒奈何!”




“我看不一定,我長子長年在洛陽與襄陽間押運鏢物,前些日子,聽說洛陽對咱們襄陽十分不滿,想要調走刺史大人,還準備調撥大軍——依我看啊,說不得要招兵!”一名看起來六十出頭的老者幽幽道。




這話一出,不只是周圍的本郡鄉老們眼睛一亮,就連周圍的幾l個火堆的人也豎起了耳朵,捧著水杯靠近過來。




本郡的鄉人們大喜,紛紛追問:“真的麼?”




“還有這種好事?”




“對啊!咱們鄉准許咱們入軍的數量是五十人,這次說不定人要




()多起來!”一名老人熱心道,“我兒五年前就入了軍中,誰知才服役三年,就被退了回來,說是體力不夠,沒能升入軍官,你們不知道啊,我兒回鄉後,知恥後勇,每日打熬臂力,拉弓射箭,就想再為刺史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