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260 章 人心險惡

三月,北魏正式將兩歲的元詡立為太子,並且將皇子的生母封為貴妃,又將高肇封為司徒,而爾朱榮因為這兩年來四處平定叛亂,做事認真,在中山元英死後,已經成為元恪新軍方代表——軍中那些以元為姓的近親將領,他是一個都不打算用的。




至此,加上近宦劉騰等人,團滅北魏的最重要人物,已經悉數登上了自己命定的舞臺。




與此同時,自開春始,一場大旱席捲了大半個北魏,這場旱情極為嚴重,以至於元恪為了表示態度,飯食一開始減了兩道菜,到減四道,最後減成了兩菜一湯,還是沒有緩解的意思。




不過元恪到底不是自家父親,做不到絕食來祈雨的程度,加上京城米糧價格暴漲,不得不從常平倉中調動了八十萬石糧食來平抑糧價。




這個時候,北魏變法三十餘年的優勢終是表現了出來,厚重的家底讓朝廷在天災之中,能鎮住京畿之地,只要京畿之地穩了,人心便不會太過惶恐,便也能慢慢收拾其它地方的爛攤子。




但,上天似乎和元恪槓上了,四月時,雨雖下下來了,但卻不是好雨,而是一場傾盆大雨,十一個州郡被淹沒,受到了更大的災難。




元恪於是下詔,讓河北災民去沒有遭到天災的燕恆二州(北京、大同等地)就食。




也就是去這兩個地方討生活,一路上,朝廷會允許他們遷移而不受責備,至於他們去了這兩地方是偷是搶還是做工求食,朝廷也都睜隻眼閉隻眼了,只要他們不起兵反朝廷就好。




而這遭到了燕恆二州民眾的強烈反抗,尤其是恆州,地處平城,是北魏故都,有無數朝廷故舊,於是在壓力下,過了幾日,元恪便改了命令,讓饑民們去更北邊的六鎮討生活。




六鎮是北魏防備草原勢力的軍鎮,當年也算是朝廷的龍興之地,但自從孝文帝遷都後,大量權貴去了洛陽,留在六鎮的鮮卑軍民們便與洛陽的親戚們漸行漸遠,六鎮也從軍中人立功之地,變成了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




好在後來,因為羊毛與鹽鐵貿易,六鎮每年的收入也勉強能生活,但這次,朝廷讓河北災民來到六鎮,卻直接將這平衡打破了。




一時間,六鎮居民沸反盈天,幾乎所有軍主都拿出了武器,對準了河北來的災民,要麼將他們抓為奴僕販賣,要麼將他們直接殺死。




這事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漢臣們紛紛指責備六鎮軍主不認大局、慘無人倫之舉。




但元恪對此是沒有什麼反應的,他安撫了漢臣,又安撫了軍鎮,便將此事揭過去了,彷彿那河北的災民,只是他佛尖的香灰,隨風散入塵埃,不值一提般。




然而,四月中旬,肆州地動,大地震又帶來一波災民,加上旱情越發嚴重,元恪便讓朝廷各州有糧之家,留下自己夠吃的糧食後,將多餘糧食,全都貸給災民。




這話說得,各地大戶們紛紛表示了支持,但到底貸沒貸,貸了多少,就是不是元恪能決定的了。




五月,災民越來越




多,這次總不能再送去六鎮,元恪無奈,又讓人放出太倉糧食五十萬石,以供給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