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324 章 還是從前的你

賺錢是很難的事情,但花錢就非常容易了。




有陛下的首肯,蕭衍便也果斷地把以前許多不能想,不敢想的事情,也去辦了。




興修郡縣州學這種事,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想過,但阻力太大,一來,經義是各地士族壟斷的家學,二來,學出來的寒門士子多了,必然會擠佔高門的資源,豈不是多事?




但現在,朝廷狠狠殺了一批僑族後,趁著餘威,蕭衍建立了學政官,用來推行新的學政。




他確定此政策的速度極快,而且在學政官中塞入了各家子嗣,還拔了不少錢財,要求把晉升和教育成果掛勾,統計每年能有多少入學識字讀書的人。




這一時間引起許多非議,畢竟國庫的錢就那麼多,這邊用了,朝廷用在軍政上的錢便要少了。




再說了,教出那麼多的人,又沒有那麼多職位,豈不是要出亂子?




但這些反對都被蕭衍按了下去。




他非常清楚,以自己執政南朝多年的威望,哪怕一時間許多政策遭遇反對,也會有許多的觀望,想看看是不是轉機。




於是,在蕭君澤的默許和支持下,一條條政令開始從建康向南朝的其它轄區推行。




首先是要求各州郡設立學官,建立書院,將來朝廷取士,將大部份從書院中錄取。




其次是取消中正官,中正官就地轉為學官。




第三是學官之中,升遷與朝廷錄取的士人掛鉤。




第四是取士以考,考試是由朝廷出題,優者獲勝。




這幾條政令一出,一時間,沸反盈天,尤其是第一和第二條,他直接取消了從曹魏時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以前取士,都是由中正官來定品階,其中門第的高低才是取士的前提,甚至於送禮、門路這些私下操作,也不是不可以。




但如今,蕭衍的政令,卻是直接改變了整個遊戲規則。




本就佔據高位的各大士族,因為朝廷先前的瘟疫案件,牽連出不少高位士族,出現了一股權利真空,新的還未提拔,蕭衍為此做了許多交易,這才算是把這波反對暫時壓了下來。




因為各地的士族們也想到了新的應對之策。




設立學官是麼?多簡單啊,我們這些地頭蛇,出錢出地,出老師,那這些書院的學子們,將來不都是我們培養的人麼?




再說了,有多少人上得起學,到時在我的地盤裡,誰入學誰入不了,不還是我們說了算麼?




更別說,學政官這個升遷方向,也會是他們的新的目標,更會是朝廷秩序的一次新的變動,如果能在這個變動裡佔據先機,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做就完了!




於是,無論目的是什麼,蕭衍的新政,立刻在南朝中掀起一股勸學之風。




以前只在各家士族內部的私傳家學,被他們想盡辦法塞進了各地的官辦書院之中。




官辦書院的錢財肯定是不足夠的,還需要各地的大族支持,作為回報,學政官們都默許了各家大族往裡邊塞滿自




家子弟。




但是,也做得不能太過分,偶爾還是會給許多寒門庶族留下一定的名額,用來應付上官。




當然,這些寒門庶族成績是絕對不能超過這些高門大族的。




對於這種情況,蕭衍和蕭君澤都已經預料到了,他們除了嘴上多有批評和反對之外,並沒有做出其它限制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