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大海 作品

第261章 酒肆的問題

沒有了後顧之憂,蕭塬就開始專心釀酒,不過還不等他的新酒出來,就收到了孫啟傑的書信。

 信中先是說了一下火燒酒在京都的火爆,以及這段時間的收入,同時也嚴格按照之前蕭塬制定的計劃,並沒有過度的生產,所以並沒有造成京都糧價的提升。

 但是很快,信中就寫到了目前他們遭遇的困境,以及孫啟傑自己的一些心得。

 首先,就是火燒酒的二次售賣問題,因為此前蕭塬定下的策略,他們的酒肆除了正常營業之外,也接受各大酒樓、世家以及青樓的預定,而這一部分才是酒肆最大的收益。

 可是最近他們發現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購買了他們火燒酒的各大酒樓、青樓,在售賣火燒酒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加價了。

 最離譜的就是群芳園,十兩銀子一斗的火燒酒,被他們賣到了十兩銀子一壺,這其中的利潤直接就翻了幾倍。

 雖然當時他們也很眼紅,也想到了加價,但是酒肆掌櫃卻提醒他,就算他們漲價,別的地方也會跟著漲價,到最後就演變成火燒酒水也喝不起的地步,那樣他們就完全得不償失了。

 於是孫啟傑等人協商之後,將事情彙報給了皇帝陛下,畢竟他才是酒肆最大的股東。

 事實上就算他們不說,時刻關注著酒肆和市場上動向的唐傑民,也早就收到了彙報。

 只是他和孫啟傑等人相比,眼光自然更加的長遠,並沒有在意那一些銀錢的得失。

 酒肆在他手中根本不是賺取銀子的,而是制衡各方勢力的一種工具,雖然現在這種工具還不具規模,但是他相信只要經過時間的發酵,或許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孫啟傑等人和他彙報之後,他也變得重視起來,最後以酒肆東家的名義,限制了下家們隨意的增長火燒酒的價格,並且還制定出了火燒酒的最高價格,讓那些酒樓和青樓不得高價售賣。

 一開始孫啟傑等人都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但是後來才發現,他們的盈利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