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再度擴建

雖然貨艙不能加壓但也能安裝座位運人,一次性攜帶四五十人是沒有問題的。”

佘院士拍了拍聽起來有些空洞的艙壁,7.5米的高度已經超過兩層樓,站在貨艙的內部看起來極其寬敞,都不像是現在人類可以擁有的東西。

“可惜還是得浪費不少重量用於突破大氣層的防護,要不然我相信它還能更輕。”

謝廖夫:“是的,不過我們削弱了它的防護能力設計僅能用於發射時穿過大氣層,事實上我們就算造出更大的整流罩也不能用,那樣新遠四號都難以發射,只能硬抗。”

“另一件事……年底的登陸人員會不會太多了?在編制的宇航員準備過去的就有17人,聯合礦業邀請的專家學者有40多個,還有搞氫彈的那麼多人,總共加起來超過100人。

即使分幾次能上去,但生活物資供應還是個大麻煩。”

佘院士看向了林炬,月軌的烏兔空間站最多短期容納七八人,這麼龐大的月球考察團數量還是讓航天局膽戰心驚。

“那就不要在月球上留那麼多人。”

林炬回答地很快,顯然早就想到了辦法:

“擺渡飛船已經造好了,也能在本月發射上去,我們先把人分批次送上天宮空間站,然後用擺渡飛船每一週跑一趟地月航線,這樣一次就有9個人可以用3到4天時間在月球上停留。

等他們坐著擺渡船回來時空天飛機已經把下一批送到了空間站,在這裡完成交接各自返回地面和前往月球。

而烏兔空間站和月球表面現在各自可以維持3人的長期駐紮,兩個月內就能分批次基本完成所有任務。”

“而那個時候,我們的第一批擴建計劃也完成了。”

謝廖夫緊隨其後補充:

“現在基地的產能已經完全空出來了,接下來的三個多月,我們計劃製造11個新艙段,3個50噸的艙段用於烏兔空間中擴建,8個是用於月表長期駐紮、20噸左右的居住艙。”

還有兩章明天上午發佈,真·上午不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