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編制問題

不過在昨天謝廖夫和他提起了長征十八號極其複雜的發射準備過程,然後表示火箭建造成本佔據總髮射費用只有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是燃料的製造和運輸費用,再三分之一是其他。

由於昂貴的固體助推器和二級火箭都不復用,所以回收一級所佔據的效益也遠沒有其他火箭那麼可觀。

要不是重新制造比較費工時和場地,其實不回收反而能省心一些……

“怎麼沒人去撈?”

林炬剛剛放下望遠鏡就聽到了張正的疑惑,於是笑著解釋道:

“雖然你現在看不到冒白煙了,但其實燃料箱裡依然存在很多殘餘的氣體,火箭內部存儲有化學反應裝置,將會產生氮氣慢慢把那些殘留氣體排出去。

這差不多要半個小時才能排乾淨,貿然去拖會有風險。”

“我知道了,這是一枚液氧液氫火箭,很容易爆炸是不是?”

“就是這樣。”

張正一臉原來如此的模樣,然後讚歎道:

“這枚芯級的尺寸如果換成軍艦估計有三四千噸,我剛剛相當於看到一艘護衛艦從太空完好無損地落了下來,這真是不可思議。”

“可這麼大的火箭能送到太空的載荷也只有800噸,連‘艦"的門檻都夠不到,只能算‘艇",人類的宇航技術還是處於早期階段,克服重力需要付出太多代價了。”

林炬的說法讓張正很意外,不過卻贊同地點了點頭:

“這個說法聽起來有些悲觀……不過似乎真是這麼回事兒,前進號那麼大的空間站才只有50名船員,全世界上過太空的人加起來都不到一千人。”

林炬:“所以即使全人類組建一支太空軍,總編制也就頂多三個營,太空軍普通士兵至少也得是個少校,不然總司令授中校都困難。”

張正:“……”

“不過我有預感,太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