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梁星火 作品

第30章 時代不同

  但實際上,從2.15事故到8.18失敗的中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還是成功地把老早就簽訂了合約的【亞太一號A】給送上了太空的。

  這顆衛星本來選定的發射時間,是1996年的3月,因為2.15事故,推遲到了7月3號。

  這個時候,肯定是還有一大堆問題沒有解決的。

  本來當然是還想要再推一推,但合約簽訂的最後在軌交付時間眼看著就要臨頭。

  不發就要面臨鉅額的賠償。

  國際商業保險公司被2.15事故給嚇破了膽。

  火箭都已經矗立在發射塔架上,眼看著就要點火了,國際上還是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答應承保。

  這是國際商業發射,沒有保險就不能上天。

  合約裡面白紙黑字的說了必須要有保險。

  走投無路的航天人,想到了國家。

  還是祖國媽媽會心疼自己的孩子。

  【亞太一號A】畢竟是香港公司買下的,多多少少也還是一家親,沒有非要國際商業保險公司。

  【亞太一號A】悄無聲息地成功了,航天人還沒來得及高興,僅僅一個半月之後,【中星七號】就發射失敗了,中保財險為此支付了2590萬美元的賠款。

  沒有國際商業保險公司願意為中國的國際商業發射提供保險的情況,在【中星七號】發射失敗之後,又雪上加霜。

  【長三乙】第二次登上歷史舞臺,是1997年的8月20日。

  發射的是勞拉公司製造的通訊衛星【馬布海1號】。

  這是一個新的合約。

  為了這一次發射,戢志東離開了發射一線,展開了艱難的國際遊說,希望國際公司,再次相信中國航天技術。

  這裡面最為困難的,仍然是說服魂都被嚇沒了的國際商業保險公司。

  那個時候,也只有狠狠心,再怎麼苛刻的條款也都一應接受。

  幾經遊說,終於有保險公司願意承保——開出了一個他們值得冒險一試的價格。

  這種合約,和我們一開始發射【亞洲一號】的時候,簽訂的只有義務沒有權力的合約差不了太多。

  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份保險合約是苛刻的,卻又是合情合理。

  試想一下,汽車司機連著出幾個理賠記錄,車險的費率也會跟著飆升。

  國際保險公司要提高屢屢失敗的中國航天商業發射費率,也並沒有哪裡是說不過去的。

  只有重新接到訂單,重新進入到發射,才能在國際商業航天市場裡面,再有一席之地。

  多成功幾次,這個費率肯定也就降下來了。

  這和事故司機連著幾年沒有新的理賠是一個道理。

  搞定了國際商業保險公司,1997年8月20日,【長三乙】第二次矗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塔架上。

  5,4,3,2,1,點火順利。

  火箭升空正常。

  【馬布海1號】入軌正常。

  兩個月後,1997年10月17日,【長三乙】第三次矗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塔架上。

  這一次,【長三乙】託舉的衛星,還是由勞拉公司——【亞太2r】。

  點火順利。

  火箭升空正常。

  【亞太2r】以極高的精度完成入軌。

  保險費率降下來了。

  中國航天人丟掉的國際商業發射份額也成倍成倍地回來了。

  屬於【長三乙】的運載時代就此到來。

  在戢志東痛定思痛的256條整改措施之下,首秀就折戟成沙的【長三乙】,在此後20年無一敗績。

  2017年6月19日,由於火箭三級工作異常,【長三乙】沒能將【中星9A】送入預定軌道。

  這一次發射也有直播。

  新時代的網友紛紛留言:

  【呀!竟然能看到一次直播發射失敗!】

  【這也太真實透明瞭吧!好評!】

  【沒關係噠!總結教訓,再接再厲。】

  【難得失敗一次,未來加油!】

  戢志東看著這些留言,想起當年的【不給賣雞】和【休想坐軟臥】,內心久久地不能平靜。

  時代不同,同一件事情的意義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