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與痛苦 作品

39 魅力

他太順了,順到他忘記了這個商業社會里總是不乏惡人,也不乏著欺騙,首都也不光光有著遍地商機,在所謂的商機背後,也藏著無數兇險。

於是在他三十五歲那年,他的第二次創業無奈的宣告了失敗,他也同時揹負著幾十萬的債務。

為了儘快還債,他放下了身段,做過銷售,也進廠打過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他也發現了商機。

這也讓他在還清債務之後,萌生了第三次創業的想法。

而第三次創業,也是楊錚現在所工作的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再初期有過榮耀,有過成功,在中期卻陷入了低谷,更是錯過了兩次最佳轉型的機會。

如果是一位老練的商人的話,他看著如今半死不活的公司,大概率會選擇轉型,也大概率會選擇及時止損。

而這位棋友,最讓楊錚佩服的一點就是,在公司陷入低谷,半死不活時,他第一時間沒有想過放棄。

而是把這次創業當成人生裡最後一次創業,腳踏實地的用心經營,每天努力的思考著如何維持好這家公司。

雖然這家公司裡很多員工覺得他在白費心思,也雖然公司裡不乏員工只當這家公司是他們暫時的落腳點,等他們積累夠一定財富和工作經驗後,他們絕對會放棄這份工作,選擇待遇更好的工作。

可這位棋友哪怕知道,他也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訓斥或是開除員工,而是以身作則,每天比員工還努力工作,用他的言行舉止去慢慢感化著員工。

他不會畫餅,也不會輕易的給員工承諾,但他卻又能用行動去告訴這些年輕人努力工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