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次收徒

 要說那個時代,人們的心靈還真的是純潔善良。

 雖然紅星軋鋼廠的楊廠長知道王勝文是蘇局長派來的援兵,但是看到他寫的工作計劃之後,仍然舉雙手贊成。

 週一王勝文來軋鋼廠報到的時候,楊廠長去局裡開會一天,所以王勝文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見到他。他們的初次見面是在週二下午的全廠中層幹部會議上。

 楊廠長當場宣讀了局裡的任命書,同時紅星軋鋼廠任命王勝文為技術科副科長(科長空缺)、實驗室主任。

 楊廠長作為職場老油條,自然聞到了王勝文這個實驗室中的血腥味兒。

 但是他有更加深刻的想法:既然我在位的時期研究出來的成果,領導的功勞首先就應該是我的,誰也爭不去,李主任功勞再大,也只能排在第二位,最多他主任升個副廠長,那根本不算什麼。

 雖然李主任把王勝文的辦公室安排在了自己的隔壁,但是技術科、設備科、實驗室仍然歸屬於生產部門。

 最高興的是市工業局的趙局長:

 難得一次紅星軋鋼廠的兩頭驢意見這麼統一,看來這個市工業局產值最高的企業要向好的方向轉變了。

 剩下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工作了。

 接下來的事情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生產科的孫業平科長,竟然每天上午親自陪著王勝文去車間檢修設備。

 紅星軋鋼廠總共有十二條軋鋼生產線:一條厚板生產線,兩條中板生產線,四條薄板生產線,一條防滑板材生產線,一條棒料生產線,兩條鋼筋生產線,一條鐵絲生產線。

 另外還有一個鑄造車間,一個機加工車間,一個鉗工車間,一個鍛壓車間。

 正好把原有的十六個車間塞滿。

 從去年開始,又加蓋了一排共八個車間,計劃引進一條厚板生產線,一條中板生產線,三條薄板生產線和一條鋼筋生產線。

 原有的十二條軋鋼生產線中,除了一條中板生產線、一條薄板生產線和一條鐵絲生產線是日偽時期的設備外,其餘設備都是建國後引進的蘇聯設備。

 早年中蘇友好時期,各條生產線都是由蘇聯派專家來進行維修保養。

 自從61年下半年,蘇聯專家撤走後,所有設備就沒再進行過系統性的維護保養和維修。

 雖然有幾個聰明的工人在設備壞掉的時候,也能進行簡單的維修,但是不專業的維修又能起多大作用?

 所以一到有了比較緊急的生產任務,不是這兒設備壞了,就是那兒設備出問題了,往往弄得是生產科、車間一片忙亂。

 這就是生產科孫業平孫科長親自參與設備維修的原因。

 五六十年代的軋鋼設備,對於一個前世的工程院院士根本就構不成問題,基本上沒有任何難度。況且還有神識裡各種工具的支持。

 既然生產科長參加,也不能讓他閒著,王勝文從神識裡拿出一個手動維修用工具箱,其中的工具種類非常齊全,所以工具箱挺大挺重,有五六十公斤的樣子。

 王勝文說是從學校借來的。

 於是生產科孫科長成了名副其實的“背鍋俠”。

 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整個紅星軋鋼廠的十二條生產線,滿血復活,其中維修維護的複雜過程不再贅述。

 有些小說裡會說維修過後生產效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等等,大家千萬別信,那只是劇情需要。

 真正的軋鋼生產線,生產效率取決於原材料的加熱爐,在沒有使用電加熱的年代,使用焦煤的加熱爐加熱鋼坯,永遠是生產效率的決定因素。

 所以後世有“一個軋鋼廠,半個城市的用電量”的說法,這話是從鋼鐵大牛唐山傳出來的。

 生產效率沒怎麼上去,但是工人們的感覺上來了,設備操作的順滑讓他們感到安心,特別是看到王勝文熟練的維修維護操作時,崇拜之心油然而生。

 這是上級給我們派來的人?厲害!

 這人得幾級工啊?牛掰!

 我這都三十幾歲了,給他當徒弟是不是有點晚?

 這小孩兒看著挺年輕,娶媳婦了嗎?

 嘿,老劉,你們家二閨女快十七了吧,趕緊點吧!

 他那姑娘我估計夠嗆,太矮了…

 工人們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