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劍士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謖乃扶社稷之臣

諸葛亮這邊直接請來了工匠大師蒲元,開始在少府連夜商討改良造紙術的規模化生產。最後嫌人手不夠,諸葛亮又派人去把黃月英也薅了過來,一起討論此事。



同時關於府兵制度,諸葛亮也交給了有司去討論如何落實。



而馬謖,則是一臉懵逼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完全沒弄明白髮生了什麼。



不過這不重要,至少在諸葛亮眼裡,馬謖已經是社稷之臣了。他不僅繼承了自己的傳承,還在墨家造詣上有巨大的成就。



這一切都讓諸葛亮對馬謖越來越滿意了。



在諸葛亮突然加班徹夜開始幹活的時候,馬謖則被逼著去了東宮。



在那裡,蜀漢太子劉璿正在等待著他。



“學生見過馬師!”劉璿見到馬謖來到了東宮,立刻起身迎接,不過被馬謖摁住了。



“殿下,你沒必要迎接我的。”馬謖擺擺手,淡淡的教育道。



禮法是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糟糕的發明,讓馬謖極其厭惡。不過再怎麼厭惡,當到了大事的時候馬謖也不得不遵守。



這並不能加深馬謖的作死值,還讓馬謖過的不舒坦。



就像人情送禮一樣,就算你再厭惡,輪到你的時候伱也不得不去做。



這或許就是時代的悲哀吧……



對於馬謖的教育,太子劉璿只是懵懂,並不瞭解馬謖所說的含義。不過聽的非常高深,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殿下,臣為陛下所任命,前來教您學習兵法與帝王術。不過謖不過荊州一文士,大漢戰場一小卒而已,並不懂什麼帝王術。”



“所以,臣只能把一些對兵法的見解,以及對地方治理的想法講述一遍了。”



“殿下一定要記住昔日宣帝的那句話,霸王道雜之!”



馬謖以前也並非身居高位者,對大部分事情瞭解並非肉食者瞭解的多。不過到底穿越者,論起見識來說,馬謖可不比古代帝王差多少。



更何況後世那個政治教育之多……嗯,懂得都懂。



而馬謖給劉璿教導的核心思想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霸王道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