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劍士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屯田客大逃亡

馬謖這邊給了所有屯田客一個選擇,留下繼續給曹魏當屯田民。又或者是南遷到南陽,蜀漢已經通過了均田法案,無主之地將會分配給百姓屯田耕種。

而且蜀漢方面政策相比於曹魏要好很多,至少不會把屯田民不當人看。

雖說三國時代,三個國家都開展了屯田策略,但其具體實施起來是不一樣的。

比如曹魏,就是完全不把屯田百姓當人看的奴隸制型屯田。所有被強制遷移屯田的百姓完全沒有自由可言,被官府極盡剝削。

所以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只能存在於三國演義,歷史上根本沒有曹孟德割發代首以明軍紀。更多的是曹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然後難民還被打包遷回自家地盤當屯田客。

為啥曹魏經濟都變成以物換物了,官府依然穩如泰山?正是因為關東地區大量的屯田莊園的存在,源源不斷的給曹魏輸血。哪怕是經濟崩了,這個基本盤不亂,曹魏就依然不會倒臺。

要是蜀漢在全國範圍也有幾十萬隨意剝削的屯田民,蜀漢也不會窮。甚至諸葛丞相北伐的時候,出動的兵力就不止那一點了。

而與之相對的,蜀漢這邊就顯得人性化很多。自從劉備新野屯田開始,基本上就是單純給流民分土地,在官府倡導下開荒從事生產。

稅也不嚴苛,一般就是五稅一,給基層百姓留下了生存的餘地。

劉備的仁,也是在這樣一系列的政策下,在黔首的口口相傳下流傳下來的。

蜀漢政權立國之後,也沿用了先帝的政策。從組織百姓屯田到馬謖的均田法,大多都給這個時代的螻蟻留了一條活路。

所以馬謖這邊直接開出了優惠政策,對所有難民廣而告之。只要願意去南陽的,我們保證給土地給政策,不會讓你餓死。

馬謖這一份通知隨即告知了所有剛被釋放的屯田民,在這群屯田客之中引發了爭論。

從荊州被強遷過來的百姓全都沒有二話,紛紛打點行裝要跟漢軍一起走。不僅僅是家鄉在荊州,還因為漢軍是劉備的人,他們信得過這位曾經的新野牧。

不過不少老家在北方的百姓則遲疑了,面對搬家下意識的產生牴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