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肉有毒 作品

第412章 開始流片


                 章書記頗有些不解,他現在也大致清楚了芯片在國內的重要性,以及所能創造的巨大利潤。

  但根據杭城徐院士電話傳達來的意思,流片還不一定能成功,甚至徐院士自己都對第一次流片沒那麼大信心。

  所以對於沈旭東現在就這麼興奮有些不解,怕他之後聽到失敗的消息會更失落。

  不過沈旭東卻毫不在意,他對徐院士有信心,既然能走到流片這一步,大不了多試幾次,能越早推出國內第一芯,國內在這方面才能有更大的優勢。

  從無到有是最困難的一步,哪怕目前造出的芯片跟市面上其他大公司的芯片性能有差距,但起碼有這東西了,可以自己生產以及製造,不怕國外的隨時封鎖。

  與章老師解釋了一番其中的原因,以及他的想法與信心後,沈旭東就不再打擾老師的工作。

  從辦公室內一出來,就讓小姜立刻給他訂了明天出發前往杭城的火車票,這流片的事他要親自去盯一盯。

  浙大通信電子研究所內,徐院士,白院長以及吳教授等十來位科研團隊的主要成員都擠在五樓的實驗室內。

  經過這兩年研究所的不斷招人,在華升集團豐厚的待遇吸引下,以及徐院士的這塊招牌立著。

  不管是浙大通信電子研究所還是寧州半導體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都迅速擴充起來。

  不止是高校畢業生分配製度開始取消,關於科研人員的流動性在今年開始也越發放鬆,流動性大增。

  事實上這兩家研究所還是缺乏各層次的科研人員,不管是從高級科研人才還是普通的研究員,都希望持續擴招。

  然而卻被現實所打斷,不是華升集團的豐厚待遇給不起,而是沒有容納人的空間。

  沒錯,兩家研究所都擠在一塊兒,讓這個小小的五層樓高的研究所早已不堪重負。

  各種實驗研究設備,核心的實驗室成員,以及大量的輔助服務人員都擠在這棟樓裡,讓這個89年建成的小樓早已擁擠不堪。

  許多實驗室的實驗空間是一縮再縮,好多地方都施展不開手腳。

  而一旁的新樓正在緊鑼密鼓的加緊建造中,但畢竟是屬於13層52米高的高樓建築,還是要求不低的科研樓,估計得到明年年底才能正式建成。

  至於暫時找個臨時的新場所,這個計劃也被兩家研究所的負責人,吳教授與徐院士給堅定的拒絕。

  研究所裡都是些十分精密的儀器設備,很多甚至就是隻有一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