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花之爭(二)

    《金瓶梅》中有一個場景,有一次西門大官人和吳大舅談到了屯田:“而今這濟州管內,除了拋荒葦場港隘,通共二萬七千畝屯地,每頃秋稅、夏稅只徵收一兩八錢,不上五百兩銀子,到年終才傾齊了,往東平府交納,轉行招商,以備軍糧馬草作用。”

    北宋初年四川就出現了“交子”,它有點類似匯票,都是商人不便帶著大量現金上路時,到別處取錢的憑證。隨著宋朝商業的發展,交子的發行和兌換變得越來越多,甚至到了直接用交子支付貨款的地步,按照宋朝的計量單位,一斤為16兩,五百兩銀子就是31.25斤,這麼重的銀子西門大官人和吳大舅能搬動麼?

    水滸傳寫成於明朝初年,金瓶梅寫成於明朝末年,大概萬曆年間。自洪武開始明朝就施行了實物經濟,即便是大明寶鈔那也是戶部印造的,不像宋朝的時候,交子的發行完全交給了錢莊。

    那些找博爾頓鑄代幣的工廠主不會計算統共鑄了多少幣,就像宋朝的錢莊在發行交子的時候發現自己可以多印刷一點,只要不發生擠兌的情況發生,就有更多的流水,這樣會寬裕方便很多。然而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最終導致了通貨膨脹。

    如果是良性的通貨膨脹是有利於商業發展的,可是發展到後來變得不受控制,並且由最開始的流通區域四川,擴大到了陝西等地。

    水滸傳的清河縣應該是個虛構的地名,但武松成名的地點是在山東陽穀縣,再者是武松在景陽岡打虎,景陽岡又位於山東陽穀縣的東邊,景陽岡是武松探望哥哥的必經之路。

    這樣一想西門大官人和吳大舅用白銀結算又很合情合理了,因為北宋對交子的管控很嚴,到了南宋因為要應付鉅額的財政支出,包括對北方遊牧民族用兵和自然災害,一些審慎的金融政策就被忽視了。當時交子的發行已經完全收歸益州交子府,超發紙鈔從民間變成了官府。類似的事情波旁王朝也幹過,只不過當時國庫裡已經沒有金銀作為準備金,用的是土地。

    目前法蘭西銀行發行的紙幣面額是500法郎,這主要是給商人支付貨款的,一旦這臺印鈔機開始無限印刷,500面額的法郎造成的通貨膨脹速度可比10裡弗爾面額的快多了,畢竟印刷一張500法郎的紙幣所需要的時間可比印刷等價值的10裡弗爾面額的紙幣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