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二十四章 花之爭(六十六)

    在處理兩淮鹽引案時,高晉的侄子高恆就沒有因“八辟”而特殊處理,而是按照王法處決了。

    兩淮鹽務存在貪腐20年,涉事鹽政不只是高恆一人,第一任鹽政吉慶除了向鹽商們收稅銀,還要他們繳納“孝敬”銀子,但直接索要不給鹽商們好處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就上奏摺,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擴張很快,以前“計口授食”總計的那點鹽不夠吃了,希望朝廷能多向兩淮發一些鹽引,乾隆覺得有理,就多分撥了一些,但吉慶還是覺得不夠,就把命年的鹽引也提前發出去,鹽商們頓時就歡天喜地了。

    如此一來每逢吉慶家裡有嫁娶、大壽、滿月等喜事,鹽商們都會送厚禮,籌錢的時候也多了喜悅和自願了。

    第二任鹽政普福來的時候,鹽商們就按照伺候吉慶一樣孝敬,不過普福膽子小,雖然有貪心,明面上的賄賂一概拒收,於是鹽商們紛紛購買田宅和器物,送給了他的家裡人。

    7年後普福走了,臨走時從鹽務的帳上借走了4萬兩白銀,還推說自己沒有路費,鹽商們又湊了一萬兩給他,由於普福平時衣著樸素,乾隆還以為他是個“兩袖清風”的清廉官員。

    接下來是高恆,他剛上任就開會,而且很喜歡請客吃飯,每逢他邀約,鹽商們從不缺席,藉著乾隆下江南的事由,他“開會”不知道多少次,偶爾還到鹽商家中做客,看到精美的古董字畫,只要多站幾秒,這幅字畫就會送到高恆面前。

    這些畫有的會送到乾隆的面前,比如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唐寅的畫,乾隆不僅在這些畫上題詩,還臨摹了唐寅的《折梅仕女圖》。

    有人從湖廣這些地方遷出,但是人口還在不斷增加,除非進行人口普查,否則很難確定每個地方確切有多少人口,需要多少鹽引,這也給了鹽政漏洞。

    自清朝與緬甸爆發戰爭後,軍糧是由貴州和雲南提供的,zy原本屬於四川,雍正六年劃分行政區域時歸貴州管轄,這部分鹽引也就歸貴州了。

    戰爭期間無法人口普查,滿洲xhq人彰寶在清緬戰爭期間出任駐老官屯督理糧餉,並且督運入緬軍糧。

    彰寶其實也不是個“兩袖清風”的人,他也是看上了蘇州巡撫這個“美缺”,誰知道美夢變噩夢,乾隆朝最大的兩個案子在乾隆三十三年一起在他手上。

    高恆被調走一是因為高晉擔當兩江總督避嫌,二是因為他被調任內務府大臣,他走的時候還對鹽商們說以後會照顧他們,於是鹽商們的“孝敬”就給了這位皇親國戚,沒有給後來的鹽政尤拔世。

    不給他好處又有那麼大的窟窿,盛怒之下尤拔世就把這層窗戶紙捅開,不過他寫奏摺的時候沒有列數高恆等前任的罪行,他任內共用了八萬五千兩白銀,加上賒運庫銀二十七萬八千兩,庫內還有十九萬餘兩白銀,仍令各商每引交銀三兩,請內務府查收。

    歷任鹽政都沒有主動報告過鹽引的收支,只是不斷說人口增加,需要增加鹽引,兩淮鹽政居然只有十九萬兩?這二十年間,如果以每引3兩,總稅收應該超過一千萬兩,但戶部並沒有這筆鹽引收入備案,關鍵是內務府查收,鹽稅是不進內務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