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滾燙的冰

    著問。

    “修道院啤酒,還有配方之類的問題。”她輕描淡寫得說“走吧。”

    於是在埃奇沃斯的陪同下,她和在場的人們挨個打招呼。

    這一次她記得了,臉上要保持微笑。

    拿破崙為了能順利抵達埃及,曾佯裝要攻打不列顛,但是英國海軍大臣很快就猜到了,法國的目的不是英國,而是埃及,之後則會進入以紅海與法國在印度洋的艦隊會回,並聯絡反英的蒂普蘇丹。

    法國佔領埃及不僅嚴重威脅印度和印度的貿易,還會重開途徑紅海的古老商路,將一部分途徑南非貿易引至蘇伊士。

    這是比較容易解決的,派海軍去攔截又或者派陸軍去重新佔領埃及。美國得到路易斯安那會提供廉價的輕工業原材料棉花,這是對英國有利的,可是對於想要收回北美殖民地的國王等人來說卻不是好消息,不論路易斯安那是否貧瘠,更大的領土都意味著更多資源和戰略縱深,想要收回美國會變得困難。

    棉製品的最重要特點是廉價,在財富差距存在巨大差異的世界裡,底層人對棉製品需求很大,就算它很便宜、質量不好,經常換新也沒關係。

    就像美國革命後,小威廉皮特為了解決財政問題,降低了茶葉稅,讓它的價格平民也能接受,最終讓“量變”變成了“質變”。

    在這個基礎上,又便宜質量又好的英國貨會擊敗其他沒有經歷工業革命,或者說成本比英國高的商品,如果沒有貿易保護性關稅,不僅本土的棉紡織業破產,還有大批工人失業,但高關稅一樣會造成走私、減少稅收。

    在市場供求關係中,當供不應求時價格會上漲,想讓它回落,只有開闢新的貨源,如果法國死咬著不出售路易斯安那,那麼目前佔領著埃及,並且控制者印度的英國可以從印度進口棉花,就像美國南北戰爭時一樣。

    在塔利安受拿破崙啟發寫的《埃及十年》的序言裡曾這麼寫道:我們已經不是生活在一個征服者只知道如何榨乾那些供養他的大軍的地區最後一滴血的時代了。

    麒麟所選的人,傳說是仁慈、純淨的。

    她真的無話可說,已經被淘汰了那麼多年的選拔方式居然又被格林德沃翻了出來,而且居然還有人信這一套。

    如果麻瓜是“學好科學,就不存在魔法”,那麼巫師的迷信該怎麼破除呢?

    難道這也要和其他問題一樣,交給“以後”更明智的人去處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