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城之戰”

    自尼祿死後,羅馬又一次陷入內戰之中,從公元68年到69年這段時間被稱為“四帝之年”,因為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出現了四位皇帝。

    現存於羅馬市中心的圓形鬥獸場原名“弗拉維劇場”,為的是紀念四帝之年最後一位皇帝韋斯巴薌,同時也是弗拉維王朝第一位皇帝。

    在他統治期間羅馬人攻入了耶路撒冷,不僅擄掠了8萬俘虜作為奴隸修建鬥獸場,並且還使用了一部分耶路撒冷聖殿的珍寶,加快了鬥獸場的建設,凱撒利亞的鑄幣局甚至還鑄造了金幣來紀念這件事。

    鬥獸場建成後成了羅馬人尋歡作樂的地方,雖然鬥獸場是劇院,比起歌劇,羅馬人還是更喜歡血淋淋的角鬥場面,大批的人、猛獸被驅趕著互相殘殺肉搏,鮮血浸透了整個鬥獸場的地面。

    有人說“鬥獸場站立,羅馬就站立,鬥獸場倒下,羅馬就倒下”。

    羅馬人一開始是不相信羅馬會毀滅的,但是蠻族打進羅馬後,不僅城內被洗劫一空,鬥獸場夜被人遺棄,一度淪為人們挖掘大理石,尋找建築材料的來源。

    一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它被破壞成後世所見的樣子並不只是因為沙漠的風沙,還有人為造成的,像開羅那樣的城市周圍沒有采石場又沒有水泥,而城市又在不斷擴建,為了節省成本,人們就將金字塔外面的石材給拆下來了。

    在如今的意大利風俗中,穿著黑色的絲綢長袍通常代表風塵女子。

    喬治安娜的腦海裡則想著穿著紫色長袍出現在劇場的凱撒,以及狄奧多拉“紫袍是最美的裹屍布”,這種奢華的布料來自於亞洲,沿著“絲綢之路”來到歐洲,以重量而非長度單位計價。

    她曾經一度以為是查士丁尼派人去解開絲綢的秘密,繞開波斯中間商,降低絲綢的成本。但是她看的一份資料上說,這些修道士實際上是為狄奧多拉皇后服務。

    這事要是傳出去,不知道要驚掉多少人的下巴。不過要是分析一下,倒也情有可原。

    “女演員”在她這裡本來是個中性詞,即從事表演,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的工作者。

    甚至於就算是狄奧多拉年輕時那樣,只要能在關鍵時刻頂住,如果那個時候查士丁尼離開君士坦丁堡,波斯帝國趁機而入,文明史都要改寫了。

    但她現在氣得要命,手都是在抖的,根本就沒有辦法拿筆。唯一能讓她冷靜下來的是分析當下的局勢,自三十年戰爭後,整個德意志都遭遇了嚴重破壞,大量房屋、基礎設施和農業、牲畜都收到了嚴重破壞,而參與這場角逐的邦國和親王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除了銀行家外,誰還有能力支付正規軍、僱傭軍、軍用物資、食品的費用?

    銀行家們為邦國和公國融資,到了巴洛克時代,又與歐洲其他大宮廷在奢侈品上角逐。即便德意志國家有了英國的紡織設備也不能實現工業化,要形成發達工業,需要產業鏈和金融等各項支持,反倒是有了這股龐大的資金流,倫敦會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有了足夠的“錢”才能支付軍費。

    倫敦發行大量紙幣,這已經被國民接受了,只要不產生擠兌,又或者羅斯柴爾德那樣的大客戶,提現黃金多到能影響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那都問題不大,一般居民誰會知道國庫裡的金

    子有多少。

    至於美利堅合眾國則神奇得將大陸卷換成了國債,又因為倫敦提供借貸給美國農場主們,讓他們可以擴建自己的種植院,美國銀行也要聽英格蘭的話,承認那些“盟友”們的“錢”也是錢,可以買到農產品等物資,即使信用評級不夠,也一樣可以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