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八十六章 遠處的幽靈(十二)


  1250年格羅斯泰斯斯特大主教參加了里昂大公議會,當時主持會議的是教皇英諾森四世,這位教皇同樣不在羅馬。

  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並不尊重教會,這可能和他的童年有關,他的父親亨利六世因為感染瘧疾忽然去世,還是個孩子的腓特烈二世和他的母親在被託孤大臣趕出了皇宮。

  她設法讓自己的兒子加冕為西西里國王,並且捨棄了德國的王位,然後在丈夫死去一年後,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她在去世前請求教皇英諾森三世對年輕的國王進行監護和教養。但實際上英諾森三世並沒有那麼做,年幼的皇帝幾乎是在歧視和虐待中長大的,他雖然戴著王冠,其實卻是個囚徒,沒有人關心他,有時連吃飯都成問題。

  他幾乎和流浪兒無異,事實上在市井中他還能混口飽飯吃。他變得只相信自己、老於世故、見多識廣,對馬伕平等得交談,卻厭惡教廷派來教育他的教會人士,並且一直認為他們是教皇派來監視他的。到了15歲那年,教皇英諾森三世為他安排了婚事,娶比他大10歲的阿拉貢公主。

  考慮到他15歲的年齡,即便大10歲,阿拉貢公主也仍然處於妙齡,在婚後不久就前往羅馬,在復活節前夕,監護者與被監護人見了此生中唯一一次。

  由於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四世並不受教會控制,英諾森三世決定扶持腓特烈二世成為皇帝。不過在此前腓特烈需要籤一份合約,即黃金訓令,神聖羅馬帝國與西西里王權分離,即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放棄西西里王權,成為西西里國王,將放棄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並且承諾進行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教皇滿意得認為他控制住了15歲的腓特烈二世。

  從教士到教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被選舉成教皇的人年紀都不小了,等英諾森三世一死,他的繼任者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他使得腓特烈二世不僅成為德意志皇帝,而且還將西西里作為他的“根據地”,甚至於後來皇帝把教皇國給包圍了起來。

  1227年格里高利九世成為教皇,他立刻命令腓特烈二世立即率兵東征,腓特烈二世聽命去了,卻很快折返,說是他的軍隊遇到了瘟疫。格里高利九世並不相信,以處以絕罰為威脅,腓特烈二世只能再次出兵耶路撒冷。

  這一次東征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他儘量避免任何戰場上的交鋒,通過談判兵不血刃得進入耶路撒冷,同時與耶路撒冷原國王的女兒結婚,自己成了新的國王。

  格列高利九世譴責他與異教徒簽訂契約,並派兵攻打西西里,接著腓特烈二世就帶著幾乎沒有戰損的十字軍回意大利擊潰了教皇的軍隊,將教廷從羅馬趕了出去。繼任教皇們依舊覺得自己可以左右皇帝繼承權,甚至煽動腓特烈二世的兒子反對他。

  反正到了1250年他們還駐在里昂,並在法國國王的支持下於1244年召開了大公會議,會上對腓特烈二世處以絕罰,也就是開除教籍。

  開除教籍意味著這個人不再受教會保護,任何人都可以攻擊他、奪走他的財產,並且這是值得稱道的。www..Com

  這一切直到1250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才結束,英諾森四世則在1251年回到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