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零二章 queen’s pleasure(二)


  “童貞女王”一直生活在不安之中,她不僅擔心外敵入侵,同時害怕自己遭到暗殺,甚至讓間諜暗中監視宮中人的一舉一動,宮廷裡的氣氛也因此非常緊張。

  她不結婚的原因也很簡單,不結婚就不用生孩子,而生孩子即使到了19世紀對女性來說也具有風險,上至女王下至洗衣婦都是如此。

  每次維多利亞女王分娩阿爾伯特親王都在她身邊,對她體貼關懷備至,不過有些事男人是幫不上什麼忙的。

  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結婚後不久就傳出了懷孕的消息,在舉國上下為之祝福的時候,維多利亞女王向議會提交了一份法案,該法案規定萬一女王遭遇不測,就任命阿爾伯特親王攝政,不過前提是阿爾伯特親王如果再婚絕不能娶天主教徒,並且婚後必須住在英國。

  這首先引起了肯特公爵夫人的“不滿”,她很早之前就已經在醞釀“攝政”的事情了,而威廉四世也是基於這個原因要求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獨立。

  那位被趕走的女男爵即是公主從小到大的玩伴,同時也是她母親安排的,她的童年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女男爵母女二人陪伴。

  因為是第一次懷孕,誰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因此大臣們對維多利亞女王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百依百順,反倒是公眾對該法案擔心起來。

  在與女王結婚的頭兩年,阿爾伯特親王都被隔絕在英國國家事務之外,每次女王見大臣他都被要求迴避。作為一個德國人,他也以不苟言笑著稱,直到去世阿爾伯特親王都一直受到公眾無休止的懷疑。

  但是在女王宣佈懷孕前不久,才發生了奧斯福行刺案,那次女王的判決讓公眾信服,於是很快公眾反對該法案的擔心就消散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母親和叔叔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後來經過托克馬男爵的建議,並且在徵得墨爾本子爵同意,阿爾伯特親王著手緩和王室和保守黨原本緊張的關係,維多利亞女王出面款待了保守黨的重要人物。

  墨爾本子爵就是當時的首相,當時他56歲,與妻子分居多年,理由是妻子的種種不忠行為,最著名的就是與詩人拜倫勳爵的曖昧關係。

  墨爾本子爵本人也儀表堂堂,他常與正當妙齡的公主授課,每天在一起密談至少6個小時。

  就連威靈頓公爵都認為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太長、太過親密了,關於女王與首相之間關係的流言傳到了公眾的耳中,有人還畫了諷刺漫畫,“墨爾本夫人”這個頭銜最早是託利黨嘟嚷出來的,後來因為漫畫傳遍了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