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winter king(四)

其實相比起鷹隼,喬治安娜更希望弗雷德利能送給她一個喜馬拉雅的缽,聽著它發出的聲音不論是做瑜伽還是冥想,都很容易形成“共鳴”。

吃飽了做瑜伽其實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她只是擺出了“樹式”冥想。

她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腳踩在泥土裡,根自腳底長出,感受著自然的律動,隨著呼吸,想象力像鷹隼般飛地很遠、很遠……

發起公戰更需要“正義”,比如十字軍東征一開始的理由是保護朝聖者們。

聖殿騎士團對著裝進行了限制,只允許穿白色,喬治安娜在法國參觀了不少貴族的家徽、盔甲。

或許一開始精美的盔甲是貴族的象徵,可是在實戰中人們發現,那玩意兒在沾滿了泥和血後根本看不清楚,尤其是沙塵漫漫的戰場,還是高飽和度的旗幟可以顯眼地表示出他們的身份。

這麼做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敵人知道抓住了這種有旗幟的貴族可以換贖金,壞處是這就是現成的靶子,一般都會遇到圍毆。

馬耳他騎士團的頭盔從團長到普通成員都差不多,騎士團的盔甲武器都由騎士團提供,聖殿騎士團的全稱裡還有“貧苦”一詞,白布不需要染料。

十字軍東征費時費力,任何一個國家單獨都不可能完成,而且在打完仗後參與十字軍東征的國家都要回去,從更實際的角度而言,這種仗打了也不划算,何況自1219年開始,蒙古開始了西征,成吉思汗的孫子打到了波蘭、匈牙利,造成的恐慌和“上帝之鞭”阿提拉有過之無不及。

在這段時間,小亞細亞成立了一個名叫塞爾柱的帝國,它有個旁支叫羅姆蘇丹國,它們構成的疆界幾乎將拉丁東方給圍了起來。

伊利(ii-khan)的意思是“從屬的汗”,如果翻族譜的話,伊利可汗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忽必烈在1260年建立元朝後,蒙古西征就大體結束了。忽必烈是個很重視文治的統治者,他後續的幾個繼任者也大體如此,不過自1294年忽必烈駕崩後,元朝就陷入了關於汗位的繼承動盪之中,尤其是元仁宗,他打破了與元武宗立下的叔侄相傳的誓約,他繼承的是元武宗的汗位,而元武宗即位剛好就是1307年,也就是聖殿騎士團被覆滅的那一年。

在留下的檔案裡,一開始教皇克萊芒五世幾乎對腓力四世“言聽計從”,或者至少不像卜尼法斯八世那樣。

但在1307年11月22日,克雷芒五世頒佈了《牧者的卓越》詔書,並將它發給了西方所有的基督教君主,包括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阿拉貢國王海梅二世、卡斯蒂利亞、葡萄牙、意大利與塞浦路斯統治者,大概意思是克雷芒五世不願意也不允許卡佩王朝消滅聖殿騎士團。

“東方”的塞爾柱帝國在經過蒙古的蹂躪後,已經分裂成眾多的埃米爾國,與這些埃米爾國比,羅姆蘇丹國還稍微有點抵抗能力,可他們在1243年被蒙古擊潰後,也不得不向伊利汗國納貢請降,只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權。

跨過海洋,有個叫塞浦路斯的島,這裡以前是屬於拜占庭的,12世紀末時,塞浦路斯總督脫離拜占庭獨立,1191年獅心王理查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到過該島,接著將塞浦路斯,經聖殿騎士團的手,轉賣給了耶路撒冷國王。

從1192年到1489年這段時間,被稱為塞浦路斯的魯西格南王朝,這個購買塞浦路斯的居伊·德·魯西格南是個法蘭克人,1187年哈丁戰役結束,聖殿騎士團被薩拉丁的大軍圍困,同年薩拉丁攻陷耶路撒冷,聖殿騎士團退到了塞浦路斯。

這次買賣讓理查得到了金費,可以繼續東征,而居伊也得到了一個落腳的地方,等待聖城被收復。

到了1229年腓特烈二世與教皇交惡——腓特烈二世為什麼要把一個法蘭克的耶路撒冷國王迎回聖地?於是1230年後耶路撒冷王位成了歐洲各國王室爭奪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