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506章 蘭桂齊芳

    換成中國的說法,就是長短相形,難易相成,單個事物存在的時候無法準確定位,需要有個參照物進行對比,尺子就是尺子,兩根長度不一樣的尺子出現才會有長尺和短尺的區別,營銷手段中的“痛點”就是激活那些存在於潛意識中沒有被重視的慾望,“幸福感”是什麼?你可以自由自在得花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你隨意揮霍就能得到幸福了嗎?有人說是的,另一個人無情揭短,說他這身衣服是靠不法手段掙來的,那他炫耀的幸福感就消失了。

    世上最悲慘的事莫過於從騙子的嘴裡獲得希望,被洗腦洗得不正常的人是聽不進去人勸的,他還會罵那個提醒他的人是窮鬼。

    按照道理說是吃一次教訓記一次疼,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是“死性不改”,歷史經驗證明,驕奢淫逸的生活會亡國,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依舊自己過自己的。

    他日子過得那麼好,為什麼要聽胡說八道?放棄舒適生活勤儉節約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消費主義不斷挖掘人的慾望,讓人不斷地花錢購買。

    當道德和信仰還存在的時候,它們還能遏制資本家利益最大化的慾望,現在人的慾望無限膨脹,甚至有人還發出消費主義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謬論來。

    很多華人聽信了又一個傳言,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私有制神聖不可侵犯,其實關於私有制的話題基督教多個教派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以選擇性忽略的方式規避這個問題。

    在《聖經》中,神對私有財產的準可,是建立於神權高於人權這一原則之上的。14世紀黑死病大流行之前擁有太多個人財富並不會被人尊重,早期的一些神職人員甚至曾提出過私有財產出自貪婪的觀點。

    貪婪是一種原罪,耶穌復活後很多信徒捐款,很多人大商人都在捐,又一個寡婦只捐了2個銀幣,但耶穌稱讚她,她捐贈的比所有人都多,於是在中世紀的麻瓜看來,貧窮和禁慾成了一種美德。

    十四世紀之後,教廷有時亦信奉公共所有,並把消滅私有財產看成是正確的。在中世紀羅馬教廷對基督新教的鎮壓時期,羅馬教廷亦根本漠視叛逆者及其後裔的個人所有權。

    歐盟國家不是每個都像英國這種新教國家一樣追求財富和科學進步,還有很多保留著中世紀時期的思想,社會主義者對財產的權利和功能的剝奪以及社會主義的強迫貢獻制度,部分目的在於克服財產的誤用和濫用。無論什麼時侯,只要財產的使用不為倫理道德的和宗教信仰所規約,這種濫用就會成為可能。

    根據瑪蒂娜人性實驗結果,人在沒有倫理道德和宗教信仰所規約的情況下會濫用一切東西,由集體無意識行為創造出很多邪惡的行徑。在一八八七年的輪博斯宮大會上,來自全世界的聖公會的主教團籲求教牧者研究“從基督的教訓來看,社會主義哪些部分和多大程度上是好的和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