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745章 隱蔽的位置

    威尼斯是一個商業帝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信仰的人為了同一個目的來到這裡,為了同一個信條——賺錢,成為貿易伙伴。

    只要大家都有錢掙,那麼文化差異就無關緊要。

    亞美尼亞人、波斯人、希臘人、日耳曼人成為大運河上的鄰居,貿易提供了一條共同的紐帶,使這個城市堆滿了金色的馬賽克和沙沙作響的香料。

    然而表面的和平下依舊免不了一些勾心鬥角,經過十字軍洗劫之後,君士坦丁堡還在與威尼斯人貿易;即便搶了彼此的商船,熱那亞人還是與威尼斯勾肩搭臂。

    與此同時熱那亞人與君士坦丁堡勾結起來,共同對付威尼斯。

    威尼斯人擅長編織蕾絲,那些穿著紅絲絨外衣的共和國統治階級就像是在編織蕾絲一樣製造陰謀詭計。

    沒人知道是誰第一個想出用蕾絲做女人的內衣,但是現在很少有哪個成年人不都知道它。

    威尼斯是生產奢侈品的地方,在現在的熱門景點都會有賣面具、手工玻璃和蕾絲的,但是有一個準則絕對沒錯——便宜沒好貨。

    威尼斯蕾絲最正宗的地方是在主島聖馬可教堂後面,一個名叫kerer的市場,而並非是布拉諾島,那裡賣的十有八九是中國義烏舶來的機器加工的批量產品。

    用買奢侈品的價格買了個廉價的東西心情當然不好了,但威尼斯奸商就是這樣,好東西都藏著掖著,手工玻璃製作的工藝和配方現在還封鎖著。

    海蓬子製作透明玻璃的技術在中世紀時是絕密,現在人人都能做透明玻璃了,這個秘方才公開,沙子變黃金,這樣的買賣沒法更暴利了,歐洲人極度重視知識產權,可不像東方人那麼好為人師,而且還忽視掌握核心技術的茶工,以至於讓整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倒了。

    即便是隻有一個沙眼,一個水壺裡的水也會漏光的,人都有想用低價買高價貨貪便宜的心,可是碰上這種事的概率微乎其微。

    女人看到漂亮的蕾絲失去理智,男人看到穿著蕾絲內衣的女人失去理智,誘惑就是這樣,抵制不住、見識不夠、頭腦不夠清醒就要中招。

    delbo就算陶牛的意思,這間被威尼斯開俱樂部租用的皇宮屬於蘇丹謝里姆二世的寵妃,塞西莉亞維尼爾,她是威尼斯貴族塞巴斯蒂亞諾維尼爾的私生女,她非常喜歡威尼斯的奢侈品,從寵物狗到金絲靠枕,每一樣都要威尼斯產的,當然還有她用來征服蘇丹的蕾絲。

    15世紀,有一位叫做路易吉科爾納羅(luigi cornaro)的威尼斯貴族在老人學方面很出名,因為他在經過了年輕時期的放浪形骸之後,決心痛改前非,以健康的方式生活,並且要爭取活到至少100歲。

    他取得極大成功,在一般人能活到35歲都算幸運的時代,科爾納羅活到103歲,而且到最後依然經常活動、頭腦清晰。

    他取得這一成就靠的是不喝酒、少吃飯,事實上,他從37歲開始便節食,遵循著古希臘和羅馬人以節食作為長壽秘訣的觀念。

    這種生活方式和觀念被稱為科爾納羅主義,隱修會很多修士都照著這種方式生活。

    但是這種清湯寡水一樣的生活過著爽麼?

    奢侈的意義就是揮霍,眼都不眨一下,根本就不考慮價格合算不合算,這位蘇丹王妃在奧斯曼帝國對外政策上起了很關鍵的作用,甚至於熱那亞人不得不派出刺客將她暗殺了。

    她死的時候已經被奧斯曼帝國的大臣們尊稱為“蘇丹娜·努爾班尼”,意思就是光明皇太后。

    從一個弱小無助、任人宰割的戰俘女奴,變成為年幼的蘇丹謝里姆三世垂簾聽政,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法國皇后凱瑟琳·德·美第奇的筆友。她把“酒鬼謝里姆”迷得神魂顛倒,國政都交給他的大宰相負責,完全應驗了中國那句“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古詩。

    這座皇宮便是為她修建的,16世紀的威尼斯是個放蕩的地方,貴族有很多情人,妻子成了“白寡婦”,年輕的英俊的男僕不再只提供服務的“騎士”,他們爬上了貴族老爺才躺的床,睡他們寂寞難耐的“白寡婦”。

    有不少孩子一出生就是私生子、私生女,他們被送到孤兒院去,往往戴著面具的匿名捐贈者會給上一筆豐厚的酬金,然後由威尼斯政府照顧這些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