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390章 “家人團聚”

    在饑荒的年月,士兵們懷念著戰爭中有利可圖的冒險生活,意大利非常富庶,那些留在里昂的代表們懷疑拿破崙又想出兵實施搶劫也是情有可原的。

    出發去埃及的時候督政府不給他軍費,拿破崙讓貝爾蒂埃、茹貝爾和布呂納分別在羅馬、荷蘭與瑞士勒索“捐贈”。拿破崙自己估算要800萬,實際上勒索了多少隻有他派出去的人才知道。

    拿破崙對意大利的感情是複雜的,當他聽說有個意大利人為了復仇殺死了奧地利女人的時候,一點都沒有覺得自己也被威脅了,反而覺得高興,覺得意大利人變成這樣是自己的功勞。

    文藝復興後的意大利已經沒有了古羅馬帝國時期的那種氣質,除了古羅馬的軍隊以外,法律也是羅馬血腥而輝煌的組成部分。

    根據羅馬法的規定,繼承人可以分為遺囑繼承和無遺囑繼承,繼承人可以分為自家繼承人和家外繼承人。

    世襲制度是按照血緣家庭來傳繼的,約瑟夫·波拿巴是拿破崙的兄長,也是波拿巴家的長子,長子繼承製確實有利於統一,可是約瑟夫沒有兒子,而且恢復世襲制是不“民主”、不“共和”的。

    恢復君主制才能讓世襲制合法化,但如此一來法國人不過是推翻了一個國王,又扶起來另一個國王。對於絕大多數還沒有思想啟蒙的法國人,尤其是農民來說,拿破崙當國王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對於“啟蒙”過的法國人來說這就是一種倒退。

    歐仁本來可以作為拿破崙的繼承人,歐仁也和拿破崙沒有血緣關係,他卻因為他的母親失去了繼承權,東羅馬帝國的女婿一樣有繼承權。這種收繼和結婚儀式可以被看作是“接受”行為,讓毫無血緣關係的外人成了“一家人”,有了繼承的資格。

    現在教會和拿破崙還有共同利益,卡普拉拉才會幫著她,不過他也動過操控她的心思,只是沒成功而已,現在她大概知道他未盡的話是什麼了。薩克利法典規定了法國王冠傳男不傳女,作為“第二夫人”的喬治安娜所生或者所收的養子就有可能成為拿破崙的繼承人。只需要拿破崙和約瑟芬離婚,再和喬治安娜結婚,喬治安娜的養子也可以是拿破崙的養子,教會再宣佈這個婚姻和收養關係“合法”,更何況德爾米德是拿破崙的外甥,有血緣關係。

    然而薩利克法是日耳曼蠻族法典,它現在已經被廢止使用了,喬治安娜又拿出來用,拿破崙給手下安排婚事要經過他同意也是舊國王的規矩,如果拿破崙登基了,喬治安娜憑著那塊采地最起碼可以成為他的附庸。但這樣一來就會又涉及丕平三父子類似的問題,為了獲取王冠,丕平獻出了一塊領土給教皇,教皇藉著這塊土地成立了教皇國。二者互相利用,弄出了籠罩歐洲近千年的“君權神授”。

    宮相的首要任務是替王族理財,此外還要協助其他官員管理采地,這是個類似管家的工作。喬治安娜的“采地”目前也是教會的人在管理,建立醫院什麼的,不過上次在溫室她看到了一個叫拉雷的軍醫,天才知道男人們在她背後又搞了什麼勾當。

    宮相不希望官職和采地變得可以轉讓和撤換,這個傳統在法國留到了法國大革命之前,許多官職是可以世襲的,土地卻可以買賣,沒有了土地的貴族就像是無根的浮萍,土地賣了,上面的收入也不歸貴族了,比如一塊土地可以賣400法郎,一年收入40法郎,賣出去就可以獲得10年的收益,可是十年後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