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422章 災變與漸變

    這世上總有這樣一種人,擅長髮明創造而不善於營銷,為此他們不得不找一些諸如斯坦利這樣的人幫忙賣自己研製的產品,喬治安娜的老鄉,蘇格蘭休斯頓磨坊廠的技工安德魯·米克爾就是其中之一。

    他所設計的脫粒機用四匹馬和四個人每小時可以打八個四分之一噸的燕麥。他的機器採用的是拍打模式,而不是搓穀子。這種機器不只是可以用畜力,還可以用水力,遺憾的是喬治·華盛頓只買了一臺,沒有批量引入美國,更沒有讓米克爾發家致富。

    當機遇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做夢,根本不是真的。

    然而就算是天才,也需要賞識他的人,才能真正展現出他天賦異稟的一面。

    對喬治安娜來說,要推薦那個燈塔燈很容易,埃及的亞歷山大燈塔不僅修地高,而且還修地很大,為的是燃起足夠大的火,夜晚給過往的船隻照明,那個時候的人還沒想到光的折射問題以及透鏡,拿破崙就喜歡這種“東方”、“古老”的東西。

    她煩的是那個年輕人得了金費資助後會不會真的用於發明研究,反而將她給的錢拿去揮霍了。

    拿破崙的私人金庫裡有寶石五萬多塊,喬治安娜看過,那些寶石堆在一起的感覺看起來就像是一堆玻璃珠,用一塊寶石換來一個人才她覺得是划算的。

    可是人都是會變的,以前的歌劇女明星在貧寒的科西嘉炮兵中尉眼中是遙不可及的,後來他成了意大利總司令,發現用幾塊寶石就能輕易得到格拉西尼的“愛戀”,他有沒有察覺到自己當時已經穿不進去1797年量體裁衣做的那件衣服了?

    再多動人的情話和詩歌,都不如他的真情讓喬治安娜動容,雖然讓他動真情的不是她自己,而是約瑟芬,那個曾經對他很好,又傷他很深的女人。

    在霍格沃滋,如果你尋求幫助總是會得到回應的。

    可是這裡不是霍格沃滋,阿爾岡雖然為燈塔燈申請了專利,卻並沒有從中獲利,特別是美國人,利用了他的設計卻沒有支付費用。

    相比起穀物,棉花的價值更高,據斯坦利說,軋棉機的銷售要比脫粒機好多了,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也大得多,不過申請了專利的發明者惠特尼先生也沒有收到任何錢,他在1797年破產了。

    很多學者並不擅長掙錢,讓·雅克·盧梭那個時代還有樂譜可以抄,現在有了樂譜印刷機,那貧寒學子就更難求生了,但偏偏改變世界的往往就是這些人。

    拿破崙也有窘迫到歌劇院門票都快出不起的地步,那是個社交場合,《人類不平等之起源》頒佈後上流社會用取消盧梭免票入場的特權將他趕出了社交圈,以為把他趕出自己的視線,世界就清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