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強皇孫,請老朱退位 作品

第575章 大明分封的弊端

  按照朱炫的想法,就算是被整個朝堂的大臣痛斥改了祖訓,將來他登基的時候,也得把這一個給改了。

  “孫兒再給皇爺爺舉一個例子。”

  “如果在一個棋盤上面,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個放兩粒米,以此類推。”

  “等到把棋盤裡面的格子,都放上相應的米粒,需要多少石糧食?”

  朱炫又說道。

  作為皇帝,朱元璋的見識和想法還是有的。

  聽著朱炫的話,再往深處沉思了下,身子微微一顫,老朱家的血脈,豈不就是棋盤裡的米粒,越積越多,將來越來越多。

  就算朝廷再怎麼有錢,官營的商業、對外的稅收等,能收上來的錢有多豐厚,只怕也養不起那麼多朱家血脈。

  朱炫就把老朱心裡的想法,很直接地說出來,道:“按照皇爺爺現在的祖訓實行,百年之後,咱們大明財政的錢,大部分都得用到供養皇家血脈之上。”

  “朱家血脈的人數多了,就得佔據更多大明的土地,雖說現在皇爺爺實行了官紳一體納糧,皇叔們也需要交稅,但他們有的是辦法逃稅,以及佔據更多的土地。”

  “大明的土地,本就這麼多。”

  “皇家血脈,擁有特權,百姓不敢反抗特權,只要分封出去了,他們就能利用特權,佔據更多的土地。”

  “我們朱家的地多,百姓的地就少了。”

  “儘管有孫兒的高產作物,還有化肥等增產,但也有可能出現民不聊生的情況。”

  朱炫說著,又往老朱看去。

  朱元璋臉色一沉。

  其中的弊端如何,他全部可以想到。

  如果在擁有高產作物的前提之下,還出現民不聊生的饑荒情況,還出現土地兼併等事情,將來的朱家,就算遭天譴也不為過。

  土地兼併,是古代社會,一直存在的問題,當這個問題達到頂峰,那麼這個王朝差不多就要被取代。

  而兼併的整個過程,一般持續三百多年,就能達到頂峰,有的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