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開海 晉江首發





皇帝聽完冷笑一聲:“目光短淺之人難道朕還會放在眼裡嗎?此事朕必要辦成!”




皇帝下了這個決心,那也不是鬧著玩的。




第二日,他又在朝堂上提起來要向東南用兵的事情。




這就是在逼李東陽和劉健他們下決心了。




劉健皺著眉聽完朝會,等回了內閣,又拉著謝遷把皇帝的意思和他說了。




謝遷是浙江人,對於開海之事他還是很寬容的,也覺得此事可行,只是這事兒看著簡單,卻並不好做,幾人嘟嘟囔囔商議了一天,最終決定等第二日讓一個門生先試試水。




今天皇帝又提用兵,已經讓很多言官和朝臣們十分不滿了,還有頭鐵的想要鼓足了勁兒彈劾內閣呢,彈劾的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勸導皇帝,讓皇帝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閣臣們是很怕這個的,寧願去死,也不想最後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因此他們心中也都清楚,此事必須得快,快到這幫言官們反應不過來。




**




第二日,果然有一個科道言官上書,請求稍微放鬆海禁,容許小老百姓出海做生意,這樣這些海商貿易就是合法的了,皇帝也不用去重拳出擊。




這種既然解決不了問題本身,也解決不了提出問題的人,那就解決自己對於問題的道德底線的操作,屬實是把一眾大臣們給秀麻了。




朝堂上詭異的靜了一瞬,然後便是此起彼伏的吵架聲。




以祖宗之法不可違逆的聲音是尤其的大,看那臉紅脖子粗的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菜市場打架呢。




正德帝就這麼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等到人都吵得差不多了,這才淡淡道:“祖宗之法不可改,既然如此,那還是繼續出兵鎮壓。”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閉嘴。




劉健看著事情有些不像樣,只能硬著頭皮上奏:“皇上,兵戈不可輕動,還請皇上思。”




皇帝卻並不買賬,只道:“朕只想徹底解決這件事,難道要讓朕的子民被這些賊寇們肆意屠殺嗎?”




事情就這麼尬住了,一方面大家不願意用兵,一方面更不願意開海禁,而大臣們提出的其他建議皇帝也都不滿意,最後這件事足足吵了個多月,最後吵得皇帝火了,也終於徹底下了決心,開海禁!




正德二年年底,皇帝下令,於廣州開設市舶司,准許海外經商,只是每年出海的名額只有一百個,更多的日後逐步增加。




與此同時,皇帝也往廣東派了總督,提督廣東軍務以及海防。




這道詔令在內閣沒有遭受任何阻攔,到了六科,雖然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是經過這半年的拉扯,六科這邊也算是看出了皇帝的決心,若是封駁聖旨,只怕會真的把皇帝給惹毛了,那到時候可能就不會這麼簡單了,因此糾糾結結半天,最後還是發了下去。




如此,這件事總算是有了一個定論,張鶴齡在旁邊看這麼久的戲,也總算是鬆了口氣。




他這個大外甥,果然是個狠人,被這麼多言官集體攻擊半年多,他竟也能扛得住。




當然了,張鶴齡也沒被少罵,因為他之前和東南的商人們過從甚密,因此被科道官員們攻擊,說他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鼓動皇帝開海禁。




噴他的奏章可以繞地球兩圈,罵到最後就差把他罵成亂臣賊子了。




張鶴齡上書自辯的奏章就上了五道,最後甚至迫不得已上書請求辭職回家。




當然了,這裡面都是有演的成分在的,皇帝當然不會放他離開。




但是這個夠他受得了,天天捱罵,完了上班的時候也不消停,還會有人找上門來找他理論,把他堵在光祿寺質問他,得虧是沒發生物理交流,不然最後什麼結果誰也不知道。




現在終於是結束了,張鶴齡頓時覺得天也藍了花也香了,人也精神了。




同時他也開始緊急聯絡自己之前關係好的海商,他準備買大船,拿船引,讓皇家商隊也走向世界!,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