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刷圈健將

  整個翻身快到離譜,動作銜接也極為的順暢。

  二號彎出彎時,秦川的後輪發生了輕微的變化,後避震居然開始微微收縮,就在出彎的一瞬間。

  這個收縮和賽車剎車或出彎因為重心轉移產生的收縮不同,這個很明顯不是因為重心轉變而產生的,而是主動形成的。

  秦川在出彎的瞬間推了一下左手握把糖豆按鈕下面的一個黑色推杆,這是一個黑色長方形的推杆,手指長度。

  這並不是一個廠車上新有的稀奇玩意,這是後避震調節系統。

  今年的年中,賽會限制了杜卡迪最擅長的彎中前輪避震調教系統,所有車廠被迫放棄這項技術,轉而開發更為簡單的後避震。

  這其中緣由自然是為了限制杜卡迪,從而維持圍場賽車在一定意義上的平衡。

  這彎中後避震調節在red哞環的時候秦川就試過,由起步時的避震調節裝置改造而來。

  在一些較長直線的出彎非常好用,作用完全不亞於前輪,並且原理更簡單,用起來容錯率更高。

  其原理很像現在華夏機車裡很流行的坐高調節功能,不過他更智能,是電動的。

  出彎車子抬前輪,後輪避震會下意識的收縮,但正常情況下,後避震都很硬,因為一場比賽的後避震要適應很多彎道,不是每一個彎道出彎都需要猛開油。

  如果後避震很硬,前輪又一瞬間抬得很兇,這樣既會觸發電控,也會讓後避震跳動。

  而這個推杆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點。

  大直線和小直線需要出彎猛開油的時候,按下它會讓後避震逐漸收縮,間接等於後避震變軟,來有更好的抓地力達到更快的出彎。

  這一點要比鎖住前輪避震來的更安全,容錯率也更高。

  僅僅用了一次秦川就喜歡上了,並且適應的很好。

  賽車持續加速,通過三號彎高速彎,避震已經逐漸迴歸到正常水平,絲毫沒有對過彎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