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沈夢如 作品

第487章無極自在

  阿底峽接到古格王朝的邀請後於1040年動身,1041年到達尼泊爾,1042年到達古格。在古格時,他主要住在託林寺。他在古格進行的宗教活動除了講經和翻譯經典外,還為絳曲沃寫了一部《菩提道燈論》。這部著作是他針對當時西藏佛教界的弊病而寫的,在西藏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阿底峽由此而被後人推尊為“佛尊”。

  阿底峽在古格住了三年,1045年起程準備返回超巖寺。當他行至佈讓地方,遇到仲敦巴等人,他們是衛藏(指拉薩地區)派出的專門迎請阿底峽的,於是又隨仲敦巴等人來到衛藏傳法。他曾先後到拉薩,葉巴、盆域、聶塘等地傳教收徒,前後近十年,影響甚大。最後於1054年圓寂於拉薩西南的聶塘。阿底峽圓寂後,他的弟子仲敦巴領眾修行並繼續弘法,1056年在熱振地方建起熱振寺,作為弘法據點,由此形成噶當派。阿底峽到達衛藏標誌著佛教復興勢力由阿里進入衛藏,在西藏佛教史上稱作“上路宏法”。阿底峽為後弘期西藏佛教的復興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藏傳佛教噶當派的鼻祖。

  這尊阿底峽尊者鎏金銅像,有40公分高,比一般的銅像要大上一圈,陳勇輕輕提起了一下,覺得這尊鎏金銅像特別沉,最少有30多斤,這個重量讓陳勇十分疑惑不解,按正常的情況,銅像底部和腹部都是中空的,象這種高度的銅像最多也就十多斤重,不會超過二十斤,陳勇翻開底部來看,底部是有封口的,但他輕輕一敲,發現底部是用銅片封了起來,裡面卻是中空。

  他不明白這尊鎏金銅像怎麼會這麼沉,難道這不是銅的是金的不成?可是這麼大一塊金佛像也不止這點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