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神大白 作品

第 327 章

 而且後期國力衰弱、國祚將近的大雍,已經成為了節度使割據地方的天下,河北道也不例外。

 他們還熱衷暴打當地士族……嗯,湛兮想,也許是為了出一口惡氣?

 話題又回來了,總之,河北道與中央就長期處於一個極度“微妙”的平衡狀態,這個平衡,是決不能輕易就去打破的。

 先帝深知不能由著他們這樣下去,因此直接分封了六個兄弟到河北道。

 基於大漢因郡國並存而導致了七國之亂,大雍吸收了相對應的教訓,大雍的王爺都是“虛封”,而不“實封”。

 所謂的虛封,就是王爺們空有封號與爵位榮耀,而無土地和人口實力。

 先帝或許早就料想到了,處理了皇室內部的兄弟們,令王爺無兵無馬,構不威脅,但節度使勢大,日久必然也會成為隱患。

 因此,先帝做了一個違背祖訓的決定,他著重盯緊了河朔三鎮,分封了六個兄弟去那邊,這個分封,是“實封”!

 這六位王爺就番河北道那片地,是揹負著歷史使命的,他們一面要監督節度使,一面也要威懾三鎮士族,必要時,或許可將河朔三鎮內部分而劃之。

 滄王,就是那六個王爺之一。

 滄,指的就是河北治清池縣。

 ******

 正是有先帝的“大方慷慨”在前,永明帝才不能表現得太過苛刻,因而也給自己的兄弟實封,比如:之前作亂的淮安王。

 但是很顯然,湛兮他姐夫要小氣一些。

 滄王的含金量可比淮安王高多了,滄王是一字並肩王。

 又因就

番河北道後,連娶兩位側妃,皆為河北道當地士族貴女,滄王很是為大雍中央與河北道的緊張氛圍給馬殺雞了一番,雙方都鬆快了不少。

 滄王的功績便是他夾在大雍中央與河北道之間,不斷地緩和雙方矛盾,因而河北道這個反骨仔也沒繼續衝中央叫囂,中央也沒去河北道犁地。

 維持一方的穩定與和平,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功績。

 因而滄王在天下的名聲極好,多的是王公貴族與名門大家以能與他相交為榮。

 又因著滄王“恭順”,在先帝病重,諸位皇子奪嫡之際,依然穩住了河北道,沒叫其生亂,也不曾心生不軌,乘虛而入,永明帝也對他很是敬重。

 永明帝登基後,沒少給這位臉都不咋熟悉的皇叔封賞。

 ******

 看著眼前這血淋淋的丐幫拐賣案,湛兮冷笑了一聲。

 滄王究竟是不是大善人,這事兒與他究竟有沒有關係,究

 竟是他在做,還是他兒子在做,他是否知道,又知道多少……

 這一切,湛兮無法給出定論。

 但是先帝病重,他沒作亂,可不一定是因為他對大雍赤膽忠心啊!

 要湛兮說,先帝這種前朝擱哪兒和士族鬥生鬥死、爾虞我詐,回後宮還有精力,還能和一大群養蠱似的宮妃們虛與委蛇、互相飆戲的“黃金聖鬥士”,那根本就不是簡單的角色。

 他病重,他的兒子們打生打死沒所謂,你這個不是一個孃胎裡出來的“好弟弟”也湊過來?

 你想幹什麼?

 嫌腦袋長得方不好看,要皇兄我給你捶扁一點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