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神大白 作品

第 359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收集好了眾人的信箋後,湛兮自個兒晚上才提筆回信。

 他信中的內容,則與他人略有不同之處,除了勸誡李問真莫要濫造殺孽,得饒人處且饒人之外,湛兮還特意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死罪難免活罪難逃,且令這些負罪之人舉家搬遷,居於壩下,時時巡視,世代守護堤壩。”

 除此之外,湛兮還叫人運了一批大米到其處,姚鵬舉說徭役們為了看戲,都有些推脫不肯回地方的意思,既如此,乾脆送他們一點好處吧。

 大雍徵召徭役,是不用給百姓付錢兩的,這是他們身為大雍子民應盡的義務,服徭役期間,朝廷也只是提供食宿罷了。

 湛兮私下覺得自然是“以工代賑”之類的做法要更加妥當,也更能激發積極性,但時機還不到,既如此,略表心意,也能叫徭役們因這“意外之喜”而驚喜萬分。

 ******

 頭頂懸掛狗頭鍘的府兵和工匠瘋狂發起號召,於是他們的親朋好友們都在四處奔走。

 他們到處找那些姓“劉”(留)、“陳”(成)等“好姓”的人家,討要一塊舊布,言說了是要給世子之愛女縫

制百家衣的。

 被問詢到的人家,沒有不給的。

 也有機靈的婦人,求到了一些“長壽”人家,“有福”人家家中……

 他們這種大規模的行動,實在是感人肺腑,不少事不關己的人,還有那些因為欽差大老爺和世子大人不差錢,私下還在每天提供窩窩頭,為了多白吃幾l天的窩窩頭和看戲,而選擇留在此處的徭役們,也跟著一塊兒幫起忙來了。

 找顏色鮮豔的舊布料,又洗好晾曬好,再燙平,還要按照顏色的深淺細心搭配,求來了當地最好的繡娘思考著要如何縫製……

 也有人求到了當地的道觀寺廟中,已求得了觀主的同意,將會供奉這集中萬民祈願的百家衣。

 而那些因為頭頂懸掛刀劍而十分沮喪,根本提不起勁自救的工匠和府兵本人,則日日蹲守在欽差團隊落腳的驛站。

 他們如喪考批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第一封從皇都的信箋快馬加鞭趕來,才終於陰天放晴!

 “來了來了,是馬蹄聲!”

 “天哪……你們瞧見了沒,那騎兵的囊袋,好鼓,裡面肯定有好多好多的信!”

 () “小國舅給世子寫信了嗎?”

 “寫了!我瞧見了,我瞧見了英國公府的徽記!”

 “你怎麼知道英國公府的徽記?”

 那人驕傲地挺胸:“我特意找我大嫂孃家妹夫的堂叔祖的侄兒打聽到的!他在都城也是個管吏呢!”

 隨著皇都的回信越來越多,他們感覺死亡的陰影在逐漸驅散,忍不住抱團歡呼了起來。

 ******

 而被他們恐懼至極的李問真本人,則就站在驛站背後的高塔上,靜靜地看著他們那歡喜到到處蹦躂的模樣。

 姚鵬舉彎了彎嘴角:“入秋前我們便能回京了,這一趟,辛苦世子了。”

 “不辛苦,”李問真漠然地哼了一聲,“本便是為了還那小子的人情罷了。”

 “世子的傷……”

 別看姚鵬舉新官上任三把火,磨刀霍霍開殺戒,顯得那麼威風,他來到當地的這段時日,沒少被刺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若非有李問真在,恐怕他不死也要折掉大半條命。

 不是被意外失火燒死,就是不慎墜河淹死……

 僥倖不死,也不過是折了大半條命,變殘廢變活死人那般,令“他們”放心,才能回到皇都。

 李問真的表情無甚變化:“小傷罷了。”

 他甚至回眸看了姚鵬舉一眼,姿態恣睢,神色漠然道:“你又何必這般替我謀算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