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囂齊冬雪塔尼婭 作品

第442章 無為而治

  這就是史隆人類面對的格局。

  那麼,地球呢?

  幾十億人口,擁擠在有限的陸地面積內,對於星球之外的空間一無所知,也沒有能力進行探索。

  一切的社會活動,一切的研究進步,都只能在這個狹小的世界中進行。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當沒有增量產生時,就會停滯,會倒退,會出現恐慌和不安,同時也會滋生出一些畸形的心理狀態。

  比如,過分的虛榮,在一個不變的環境中,別人不變而我在改變。

  比如,毫無理由的戰爭,用一個衝突來掩蓋另一個矛盾。

  比如,心理疾病,無法改變又不得不面對。

  其實,大和和高麗這兩個國家就是典型案例,國土小,人口多,人生的路徑幾乎很難改變,於是就出現了種種讓人無法理解的心態和現象。

  那麼整個地球,不也一樣嗎?

  在這個近乎被完全探索,且被過度開發的世界,留給人類社會的上升空間發展機會,還有多少?

  劉囂之所以突然想到這些,並不是他有多麼的悲天憫人,或者因為是個朝聖者而自我感覺良好。

  而是因為從拉姆這裡知曉了地外世界的信息之後,讓他不得不認真考慮地球,或者說地球人類的未來。

  數千年來只在這顆星球上默默耕耘的人們,究竟是努力維持已經破碎的固有生存規律,還是,硬著頭皮接受完全不同的秩序洗禮。

  前者,可以讓巨大部分人繼續待在他們熟悉的舒適區,即便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但平平淡淡才是活著的意義。

  後者,則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也意味著這一代人過往的經驗和學識,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除此之外,還將面臨種種不可預知的風險,與之相伴的,是前所未有的機遇。

  走在最前面的人,必須要面對這樣的難題。

  因為他們格局更大,知道得更多,看得也更透徹。

  劉囂自認為沒有多少社會經歷,對人情世故也是似懂非懂,但一些問題的本質,但在對比之下就會無所遁形。

  他始終記得百靈的那句話,“低下了仰起的頭顱,讓我們更深情地凝視彼此,失去了無垠的天空,我們會更加珍惜腳下的這片土地。”

  呵呵,劉囂突然發現,自己不愧是地球生長的孩子,思維也無法逃脫同樣的定式。

  為什麼一定要非黑即白呢?

  每個人都可以去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是沉醉於頭頂的星空,還是堅守腳下的土地,讓他們自己選擇吧。

  無為而治,萬物終有自己運行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