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孝子?

  不過相較於好大兒拋棄自己的難受,姬昌現在更加擔心西岐局勢。

  易道造詣直追伏羲聖皇的姬昌看得很透徹,伯邑考有帝王運無人主命,姬發則得天獨厚,命格不輸伯邑考的同時,闡教似乎也選中了姬發,這兩兄弟要是內鬥起來,將是西岐的一大災難。

  “該想辦法回去了,我不能讓他們兄弟倆毀了姬氏多年的積累。”

  盤坐於草榻上,姬昌迴歸西岐的念頭前所未有的強烈。

  然而眼角餘光掃到桌案上堆積的竹簡,又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他是成也易道,敗也易道,沒把先天易轉化為後天易之前,祂是不可能離開羑里的。

  這是他的機緣,也是他的劫數!

  “願你兄弟同心,勿壞了我姬氏千百年之底蘊。”

  姬昌心中無奈嘆息,打起精神來繼續編撰屬於他的後天易。

  後天易大成之日,就是他脫困之時。

  專心研究易道的姬昌渾然沒有發現,一雙眼睛正在暗中注視著他。

  “姬昌,可惜了,生於這個註定走向終末的時代,倘若早生萬年,洪荒強者序列,當有其一席之地。”

  收回投向羑里的目光,李澈不無可惜的道,由衷為姬昌感到生不逢時。

  易道演變至今,以連山易,歸藏易最為玄妙,屬於先天易,高深莫測,極難領悟。

  姬昌能在連山易,歸藏易的基礎上演化出更容易理解運用的後天易,足以證明此人才情非同凡響。

  如果姬昌早生一萬年,憑著演化後天易積累的道之感悟,姬昌定能一飛沖天,直上青雲。

  成為伏羲聖皇那樣的絕頂大神通者不大可能,然準聖序列必有姬昌一席之地。

  可惜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洪荒眾多大神通者借封神之事謀劃“破道”,大戰之後,洪荒還能不能存在都是個難以確定的問題,根本給不了姬昌足夠的成長時間。

  姬昌,等待他的只會是黯然落幕,修行,沒有足夠的成長時間,當諸侯,選中了他二兒子姬發的闡教,可不會允許他一直坐在西伯侯的位子上。

  五更已至,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