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 作品

第17章 鎖梁園17

    她氣焰囂張,挺胸抬頭。

    晏傾看著她:“我並未說信物是聯絡山下潑皮。實際上你將證據藏得很好,或許已經燒燬,大理寺並沒有找到證據。我說的是其他信物。”

    晏傾面容沉靜,因這個案子毫無難點。他藉此搜查積善寺,真實目的也不是為了這個案子,而是為了別的案子。

    江師太面色一點點漲成豬肝色。

    女尼中一陣騷亂,杜師太清冷地看一眼自己的師姐,問:“晏少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晏傾:“我們在江師太屋中找到的信物,是積善寺對這次浴佛節盛世作出的安排。老主持過世,如今寺中主事的是她的兩位弟子,杜師太和江師太。此次浴佛節,正是兩位師太聯手操辦,各有勞作。”

    江師太嘴硬:“哼,這也不能證明什麼。”

    風若見晏傾閉了下眼,面色有些白。他疑心郎君身體不舒服,便想盡快結束這案。

    風若厲喝:“閉嘴,聽郎君說!”

    廣寧公主重新坐了下來,林斯年拄著下巴目光幽涼地盯著晏傾身後的徐清圓,韋浮低頭對小吏說了兩句話。

    天上悶雷轟一聲,沉沉打在人心頭。

    晏傾拿出搜出的信件展示給眾人:

    “我從頭說起吧。

    “山下潑皮當眾傷人,今日這出戏讓梁老夫人精疲力盡。遊街那事,是杜師太操辦;今日這戲,是江師太操辦。寺中女尼聊天時說,仙逝的老主持沒有說誰繼承她的衣缽。積善寺商量,老主持的兩位弟子,杜師太和江師太二人,誰在此次浴佛節操辦中做的更好,誰便是下任主持。”

    晏傾從風若帶回來的幾折證據中抽出一袋子,他打開袋子,嘩啦啦翻找,取出兩枚度牒。

    綾素錦素鈿軸所制的僧尼度牒,是出家人身份的憑證,上面記錄了僧人的籍貫、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傳戒師等詳細訊息。

    風若為了在黃昏前拿到這些度牒,從戶部跑到尚書祠部,才堪堪趕上。

    離晏傾最近的徐清圓,看到晏傾取出的兩枚度牒,寫的是“杜如蘭”,“江明月”兩個名字。

    “行者杜如蘭,年二十三,荒年逃亡至積善寺,無州貫……”

    徐清圓暗自吃驚,沒想到杜師太這般年輕。

    這般年輕……她隱隱有個吃驚的猜測,但她沒有多想,便聽晏傾開口:“江師太今年三十有加,杜師太二十出頭。杜師太是老主持五年前收下的弟子,在佛法上頗有見地,很得老主持的喜歡。

    “兩位師太私下暗鬥,一直鬥到老主持病逝。

    “杜師太主持遊街時,江師太為了得到主持身份,暗中對遊街之事進行破壞。江師太在積善寺出家已久,對附近地形、人員遠比杜師太熟悉。當有附近潑皮在寺外徘徊,江師太便藉此給潑皮銀錢,讓他們鬧事。”

    江師太漲紅臉:“證據呢?”

    晏傾向身後一人頷首,那人便取出一包袱,扔在眾人面前。江師太看到這包袱,仍強撐著不說話,臉色卻已慌。而風若上前,在眾人面前打開包袱,眾人便看到,這是一件袈裟。

    袈裟顏色黑沉,樣式尋常普通,卻鑲著珠寶,光華耀目。有些地方,有些線頭勾開的亂痕。

    晏傾:“徐娘子,是否你之前拜訪兩位師太時,聽說江師太的袈裟不見了?”

    徐清圓定定神,點頭。

    馮亦珠古怪地看眼徐清圓:這倆人果然有一腿……晏少卿都知道徐清圓去了哪裡!

    晏傾再看向杜師太:“杜師太可辨認一番,這袈裟,是否是盛典上江師太本應穿的佛衣?”

    杜師太上前,捧起袈裟端詳後,點頭又搖頭:“樣式與師父傳給我二人的一般無二。但是我的袈裟上,鑲滿了名貴珠寶,價值連城。師姐的這件,少了一枚珍珠。”